湖州是水乡泽国,境内河网如织,水道纵横,自古以来交通多赖河、湖、港和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流贯通。有水必有桥以济之,桥就成了湖州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桥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是一种建筑遗存。湖州境内至今还保留了一千多座古桥,可以说,这些古桥是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一些古桥因为道路的扩建,河道加宽或填满,而被拆除,古桥数量也渐渐减少。物以稀为贵,古桥建筑逐渐被政府部门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文物保护对象。由于政府重视,近年来古桥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座古桥,承载着不仅是行,还传承着一种文化,更包含着一种乡愁。保护古桥遗产,留住跨越古今的“人间彩虹”。 潘公桥 三孔石拱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吴兴区大通桥社区,在湖州城区北门苕霅两溪汇流处,南北跨龙溪港。该桥是由明尚书潘季驯所建,故名“潘公桥”。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明代尚书潘季驯捐建成五孔石木梁桥。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建,为增加泄水量改五孔石木梁桥为三孔石拱桥。 桥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主孔净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净9.3米、拱矢高5米,南踏步50级、北踏步47级。整桥均用花岗岩石材筑建。桥额石刻有“重建潘公桥”,其上栏板刻有“放生官河”铭文。 潘公桥是湖州市规模最大的三孔石拱桥。桥型美观,结构坚固、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气势雄伟,三个桥洞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宛如三个皎洁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