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边宽为2.6mm、3.2mm和4.0mm的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
2 引用标准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FZ/T 90041.1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镀层厚度
FZ/T 90041.2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表面粗糙度
FZ/T 90041.3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磁性
FZ/T 90041.4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显微维氏硬度
FZ/T 90041.5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基本尺寸和形位公差
FZ/T 90041.6 纺纱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 开口拉伸变形
3 产品分类
3.1 钢丝圈的圈形按其形状特点分为c型、EL型(椭圆形)、FE型(平背椭圆形)和R型(矩形)四种
3.2 钢丝圈的号数是表示1000个同型号钢丝圈公称质量的克数值。
3.3 钢丝圈的类型、截面形状、号数系列和配用的钢领边宽见表l。

3.4 钢丝圈的标记方法:由产品名称、钢领边宽号、钢丝圈的类型代号、截面形状代号、号数和标准号顺序组成。
标记示例 与钢领边宽为3.2mm配套的EL型矩形截面的50号钢丝圈应标记为:
钢丝圈 3.2ELf—50 FZ 93002
4 技术要求
4.1 钢丝圈须用GB 699中70号钢或理化性能更为优越的其它钢材制造。
4.2 钢丝圈的表面应无锈斑、毛刺、裂纹、污渍及拉痕,端面切口应平齐。
4.3 钢丝圈表面电镀层的厚度不得小于2μm。
4.4 钢丝圈的表面粗糙度用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Rz表示,其最大值为0.80μm。
4.5 同型号钢丝圈之间的磁吸力应小于一个钢丝圈的重力。
4.6 钢丝圈的显微维氏硬度为600-700HV。
4.7 钢丝圈的平面度和对称度误差应符合下图规定,其宽度D、高度H和开口C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