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纯腈纶低捻转杯纱生产体会

                                   纯腈纶低捻转杯纱用于针织绒布,其成品布面绒毛效应好,匀密柔软,色泽鲜艳,而且布面挺括,手感好。因此,产品供不应求。我厂根据客户要求,开发了98 tex纯腈纶低捻转杯纱(捻度为270捻/m),现将纺纱工艺参数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作一介绍。
1原料的选择
    为使织物绒面效果好,且有挺括性,因此,在原料的选配上必须考虑到粗细纤维、长短纤维的有机结合。我厂选用了30%的1.67 dtex×38 mm的棉型腈纶短纤,30%的3.33 dtex×51mm的中长腈纶纤维及3.33 dtex腈纶长丝经特殊切断而成38 mm的腈纶短纤,这是考虑到棉型转杯纺纱机的适纺纤维长度而特殊切短的。
2原料的预处理
    由于腈纶纤维的开松度不够好,并丝、束丝多,分梳困难,与设备摩擦因数大,容易产生静电,所以,必须在纺纱之前进行人工预开松后再加油给湿。预开松的设备可采用毛纺B262型和毛机,油剂可选用专门配置的腈纶纺丝,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作用、柔软性及平滑性,以达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增加可纺性。加油量为原料的O.2%-0.3%,加水量为原料的8%-12%,根据季节及天气变化可适当增减2%~4%。将开松好的原料层层交叉铺垫,用高压喷嘴均匀喷洒,然后用薄膜包覆,闷置1O h后待用。
3纺纱工艺及技术措施
3.1工艺流程
    B262型和毛机-A002C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梳针式开棉机-A092A型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 86D型梳棉机-A272F型并条机-A272F型并条机-FA601 A型转杯纺纱机
3.2各工序工艺参数及相应技术措施
3.2.1  开清棉
    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少落早落,防绕防粘,不伤纤维”的工艺原则。各部隔距适当放大,打手速度适当降低。A036C型机梳针打手速度降至560 r/min,A076C型机综合打手速度降至900 r/min,为保证纤维顺利转移和提高棉卷均匀度,风扇速度提高到1450r/min。棉卷干重为390 g/m,棉卷长度定为30m;为防止粘卷,采取加大紧压罗拉压力,并用相同原料的粗纱分隔,为减少油剂和水分的散失,棉卷的储备量不超过20个,及时使用,并且棉卷均套上薄膜。
3.2.2梳棉
    因腈纶纤维与机件摩擦因数大,静电严重,纤维转移困难,易绕刺辊、锡林和道夫,棉网成条困难,易堵喇叭口和斜管。因此。采取如下措施:将锡林转速降至330 r/min;刺辊速度降为980 r/min;道夫速度降为21 r/min;盖板速度降为76 mm/min。锡林针布选用大工作角、浅齿的SC-3型针布;道夫针布选用SD一3A型金属针布;盖板针布以702双列无弯膝针布为宜,棉条干定量为22 g/5 m。锡林与盖板隔距为0.40 mm,0.36 mm,0.30 mm,0.30 mm,0.36 mm;前罩板上下口放大到1.09 mm×0.06 mm,以不出云斑为宜。除尘刀拆除,增大喇叭口直径,用清洁剂经常清洗斜管,减小棉网张力,有利于成条,必要时可加装胶圈导棉装置,杜绝棉网掉边现象,保证生产正常。
3.2.3并条
    并条工序采取“大隔距、重加压、多并合、大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并条胶辊采用抗静电作用良好的涂料处理,防止缠罗拉绕胶辊现象。为充分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采用“头小二大”的顺牵伸,头并后牵伸倍数配置较二并大,总牵伸倍数大于并合数;同时加大胶辊压力,减少前压辊的张力牵伸倍数。其具体工艺参数配置见表1。

3.2.4转杯纺
    低捻转杯纱要实现正常生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优化工艺配置,才能降低纱的捻度,减少断头。
3.2.4.1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
    (1)纺杯速度。FA601A型转杯纺纱机纺杯的最低速度为30 000 r/min,按原设计捻度320捻/m计算,引纱速度高达90 m/min,这样,挡车工根本接不上头。经过分析,低捻转杯纱成纱强力低,引纱张力太大,纤维剥离、转移不畅,造成断头明显增加。我厂采用直径为66 mm的纺杯,根据对比试验,我们重新加工纺杯电机胶带轮,将。FA601A型转杯纺纱机的纺杯速度降至24 000 r/min,保持270捻/m不变,给棉速度、引纱速度降低,接头十分容易。由于降低了动态张力,断头明显减少,产量三班可达2吨,生产正常。
    (2)分梳辊速度的配置。纺杯速度的降低势必造成纺杯内负压的降低,不利于纤维的输送、伸直和转移,因此,必须降低分梳辊的转速。通过对比试验,分梳辊采用OK-37型齿条,分梳辊速度控制在6200 r/min。此外,为弥补纺杯内负压的降低,应保证纺杯密封圈密封良好,将排杂箱下风口用网眼铁板盖上,只将多余的排杂风余量带走,保证有足够的工艺风压。
3.2.4.2给棉区工艺配置
    由于腈纶纤维粗,硬度大,且给棉速度快,为保持良好的握持状态,必须加大给棉板压力,使其达到2.6 N以上,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隔距以1.0 mm为宜。
3.2.4.3  张力牵伸与胶辊压力的配置
    加工粗号低捻转杯纱,引纱和卷绕速度快,纺杯内纱条动态张力大。由于低捻纱成纱强力低,容易产生成纱后断头,因此,必须采取小张力的松式卷绕,以利于织物的起绒。我厂选用0.96倍的张力牵伸,同时要求胶辊有良好的握持力,胶辊压力调整至27 N为宜。
3.2.4.4  降低起绒纱捻度的主要工艺措施
    利用假捻效应增加回转纱条的强力,以降低断头,并获得低捻度的转杯纱,其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大直径阻捻头,其表面经镀铬、镀镍等特殊处理及表面刻槽。我厂根据现有条件,配置直径为22 mm的阻捻头,表面刻有8个槽。有条件的厂家也可以采用大直径镀镍钢制阻捻头,断头率更低,假捻效应更强。
    (2)纺低捻纱时对纺杯质量要求较高。纺杯内有毛刺、纺杯圆整度不够、破损及嵌杂等都将引起断头骤增。因此,纺杯必须光滑、耐磨,并注意及时检查更换纺杯。为更好地适应粗号低捻纱的纺制,我厂选用半径为0.2 mm的圆形凝聚槽纺杯,纤维凝聚、转移良好,断头率较低。
3.2.4.5其他注意事项
    (1)经常清洁排杂管,保证畅通,减少因排杂不良而造成的断头。
    (2)接一次头清扫一次纺杯,保证纺杯内少积灰、积杂,减少断头的产生。
    (3)勤扫补风窗与补风孔,保持补风畅通,防止飞花带人纺杯内影响断头和成纱质量。
    (4)将原3 kw的分梳辊电机改为4 kW的电机,以避免因加工低捻粗号纱而造成的电机发热自停和电机烧坏现象。另外,应保证车头车尾散热良好。
4  结语
    加工纯腈纶低捻转杯纱,采取合理的工艺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是完全可以顺利生产的。值得强调的是,为体现织物的风格应注意原料的选配和油剂的选用。加油量及加水量是保证各工序顺利生产的关键,对转杯纺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是降低捻度、减少断头,保证产量和成纱质量的核心。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