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卞向阳:中国拥有世界时装之都的一步之遥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很多人都兴奋地以为如果出现与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比肩第六个世界时装之都,那一定在中国。确实,中国人有这种梦想的资本,因为从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业一直拥有全球服装产量第一、出口第一的荣耀,而且中国是服装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的服装历史其久远也就是古埃及可以相比,服装文化的底蕴之深几乎无他国可及,何况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服装市场。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空前提高,中国的部分城市也或明或暗地将成为国际上第六个时尚中心作为奋斗目标,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提出了将北京建设成“世界时装之都”的口号,上海的时尚中心城市地位也为国内外所看好。而比照五大时装之都的种种特点,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它们离世界时装之都还有多远。

  作为世界时装之都首先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如此才能拥有春夏秋冬格调鲜明的时装。五大时装之都在这方面无一例外,纽约甚至将时装分为春、夏、初秋、深秋、冬五条季节线。从这一点来看,北京和上海均等具有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而北京尤甚于上海。

  雄厚的服装产业力量和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是成为世界时装之都的基本条件。在巴黎,除拥有强大的服装设计和制作能力外,与服装相配套的饰品、鞋帽、服装商业、服装信息业以及服装教育都相当发达。而米兰就是凭着其从纺织到服装、从皮革到珠宝加工的完备的产业链而跻身于时尚中心之列。相比而言,由于服装的产业链较长,无论北京还是上海均有待于通过自身建设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加以进一步完善。

  城市地位和环境是形成时装之都的社会条件。国际五大时装都市基本上都是国际金融、经济、流通和交通乃至政治、文化的中心,具有超大型城市规模。纽约、伦敦和东京在把握全球证券交易命脉的同时还是国际航运中心,巴黎和米兰则是经济和交通的枢纽。人们在关注城市本身的同时就会注意它们的服饰时尚,无形中流行的传播和影响得以加速和加强,而时尚在塑造城市个性形象的同时也成为大都市的重要标识之一。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则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它们在此方面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强。

  成熟的服装消费群体、优良的都市服装传统和独到风格是时尚中心的人文基础。巴黎的高雅之所以抽象,从某种角度看是因为同样的服装会被不同的人穿出自己的品位。而东京不但有西装与和服并存,还有原宿的超前时髦青年。中国的悠久服饰文明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近现代产生了断层,即便是作为文化古都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和曾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在日常着装中已难觅传统服装的形式和格调,服装流行虽几近与国外同步但并未拥有足以让全球侧目的自有风格,服装消费概念也只是初步形成。而这可能会是短期内中国出现世界时装都市的最大桎梏。

  每一个国际时装中心城市的服装产业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一批代表性的世界级品牌、设计师和独到的经营方法,这可算是专业条件。说到巴黎人们就会想到迪奥,高级女装是巴黎服装业的招牌,巴黎还是高级成衣和服装品牌特许经营理念的发源地,以优雅著称,强调时装的艺术性。伦敦是公认的男装中心,其成衣技术独步天下,还有一批优秀的年青设计师群体,它沿袭了英国式的精致传统但又不为艺术所缚,而是以商品的概念对待服装。纽约有出色的便装风格,著名的DKNY和CK,1980年代推出的二线品牌经营法让他们赢得金银满钵。米兰从1975年后成了公认的成衣之都,阿玛尼和费雷在全球耳熟能详,豪华的面料、鲜艳的色彩、精致的裁剪做工、独特的设计创意营造出戏剧化的梦幻效果,品牌延伸经营也很成功。三宅一生是东京的骄傲,东西交融、风格稳定、经营有道是东京服装业的特点。而中国的服装业经过“九五”期间的服装名牌工程建设虽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北京和上海均涌现了一批服装设计师和品牌,但品牌层次和产品结构的雷同使它们往往容易在时尚的海洋中淹没。

  国际化的时尚都市必须是开放的,同时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会组织的有效管理,这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的开放性可以吸引人才和资金,事实上现有任何一个世界时装之都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外埠设计师、企业和经营者的参与,巴黎更是将自己定位为国际时装人才的大熔炉。政府导向和协会管理可以使服装产业沿既定轨道有序地向预期目标推进。中国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北京和上海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当然,成为国际时装之都有赖于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大。五大时装中心的所在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均居世界前列,我们也无法想象第六个国际时尚中心城市会出现在时下的非洲。何况,欲居于时装中心还有一个机会问题。巴黎和伦敦的流行地位是18世纪以后的历史造成的;纽约的出挑是二战后美国文化在全球扩张的副产物,而此前整个美国还是欧洲服装的最大出口市场;米兰在1970年代随全球成衣潮脱颖而出;东京的时装则由于1980年代日本高涨的经济和日本设计师杰出的表现而一举成名。中国的经济20年来保持高速增长,GDP已经位于世界第7位,雄厚的服装生产能力、消费潜力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以及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机遇,已经使得北京和上海初步具有成为国际级时尚都市的可能。

  最后,还有一个不是条件的条件,那就是国际时尚都市对于全球服装流行的影响力。现有的五大时装之都是全球服装流行的风向标,而北京和上海也在通过服装产业调整以及各种专业活动的举办而不断努力之中。

  我们可以乐观地说,无论是北京或者是上海,离国际时装之都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是关键的一步和艰辛的一步,越过它需要付出从概念到体系的艰辛努力,但这一步总要跨出去,关键就是要看如何走好这一步。
 

  作者简介:
  卞向阳,博士,教授,著名时装评论家、服装品牌专家和近现代服装史学家,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国际纺织服装协会(ITAA)成员。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