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工艺结合面料服装教学的新方向

  北京服装学院面料教研室的王越平老师认为,服装设计师的设计制作是从一件服装的面料选择开始,面料的设计应该正儿八经地成为服装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我们的服装设计才能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才能有大的突破。

  从美术类院校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以来,服装设计的教学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之路。这十几年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师队伍不断地成熟、壮大,可以说与院校的教育、探索是分不开的。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在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后,中国的服装教育也应该进人一个反思的时候了,服装设计教学今后的质量、方向、特色是什么?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

  中国的服装教育到了应该有一个重大突破的时刻了。服装设计的概念不应该还停留在10年前的款式设计、色彩设计。服装设计的概念正在逐步扩大,这个概念应该涵盖服装上下游的很多种类,例如面料的设计、服装的营销等等。国外的很多设计师都非常熟悉服装从设计、制作、生产直至销售的各个环节。

  纺织品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院校无疑是培养面料设计师的重要基地之一。王越平老师认为,院校在服装艺术设计及结构设计的发展上都已经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服用纺织材料的教学也在逐步地完善和发展。很多院校都有纤维材料的教学。但是,问题也恰恰在此,很多材料专业的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研制的面料,究竟能够为谁所用,甚至面料本身能够做什么,他们也并不了解。材料和面料有着很大的区分。什么样的材料能够成为什么样的面料?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人关注。也可以说,从材料到面料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工作出现了脱节。把材料变成面料就成为我们下一步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为此,北京服装学院特地开设了纺织品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的新型专业,将材料的开发与面料的设计有机地衔接,让纤维设计与艺术设计走出结合的第一步。

  王老师介绍说,通常服装设计师不直接介人面料组织结构的设计,只是根据流行趋势及设计风格的要求与面料设计师共同商讨,选择设计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但对面料后处理的方式及色彩、花样的造型,许多设计师则习惯于自己设计制作。

  在发达国家,有很多私人面料设计工作室和研究所,专门从事面料的设计、研究工作。他们一般通过一些高新技术有效地把设计思路表达出来,然后卖给面料生产厂家,或者面料采购商。国内的面料生产厂家经常接到来自国外的定单,并附带面料设计的纸样,然后按照纸样的花色效果进行面料的设计生产。国外企业的开发,讲究上下游协作,谋求最低开发成本和获取最大效益,因此开发成本较低。而国内企业开发一般是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开发时间长,成本高,因此难以接受服装厂的小批量订单,而一旦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档次就会下降。

  要想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面料企业和服装企业要进行信息沟通,增强上下游产品之间的衔接和协作,实现优势嫁接和互补,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专业化的合作程度,这样才能够促进国产面料进一步的发展。

  纤维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艺工”结合,是“纺织品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新专业的新特点,王越平老师这样介绍。面料的设计一直是我们国家服装设计环节中最为薄弱的一项。选择面料是设计师在每次设计时最为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如何将纤维设计与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是培养中国新一代服装设计师、面料设计师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色彩、肌理质感是面料设计的主体。因为人们接触面料的第一感觉,首先是从面料的色彩、肌理质感开始的,这3个因素构成了面料的主体风格。纤维材料的肌理与设计如何结合?无论是素色、混色、花拼,还是经纬异色,不同色纱搭配排列和嵌线勾勒等,都直接影响面料外观效果。通过不同色比、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混色均匀度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经纬浮点变化和经纬密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织物的整体外观效果。不同色纱排列和嵌线织物可以表现织物的多彩多姿。通过色纱的不同排列和不同套色,可以生成千变万化的外观效果。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后的效果就是考验设计师功力的最好检验。可以说,北京服装学院新开设的专业是将纤维、材料、染织、图案、设计等诸多方面融为一体。

  王越平老师在谈到怎样才能成为面料设计师时认为,一款好的面料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人文倩愫、艺术品位和时尚概念,而纺织品的艺术是依靠材料和工艺技术来表达的,同时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比如发光纤维、弹性纤维、复合纱线以及提花织造技术和各种物理、化学整理技术的综合运用。

  一名面料设计师必须有时尚、艺术、科技的整体素养。无论是在院校中还是企业中,培养这样一仕全方位的设计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工、艺结合拓宽思路

  王越平老师认为,新的专业必定有新的特色,我们不是对其他院校专业的重复,甚至在本院专业设置上的重复。纤维材料本身属于工程类学科,与艺术有着天壤之别。内涵与外在的结合是“纤维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这个新专业的发展方向。一块好的面料是从纤维的设计开始的,纤维决定着质感、肌理以及由肌理组成的图案。这种感觉和气氛仅仅靠色彩、图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纤维组合的设计牵扯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探索。
北京服装学院的专家从2、3年前就开始摸索,这种“工、艺”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到底有什么优势,老师们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他们将纺织品作为一个立足点,让纺织品作为一种媒介,将结构、色彩、图案的设计融合在一块小小的织物上,将工与艺的才能,尽情地展现在这方寸之间。

  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在没有成立新专业以前,北服曾经成立过“工艺”结合的课题小组,由一名工科学生和一名艺类的学生共同组成,在研究开发期间,设计制作出多款面料,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工艺”结合所作出的设计,不论是从纯工艺还是从纯艺术的角度,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达不到的,研究的领域更为宽泛;工与艺的磨合使得工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艺科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他们的创造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他们设计出的面料.搞设计的人一看到外观就非常感兴趣,一直追问是如何做到的,搞材料的人更惊讶于纤维的结构竟能组合成如此漂亮的图案。这种结合成为我们学校培养新一代设计师的一次全新的教学方式,这在全国这么多服装院校的教学中也属首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着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门类上,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经验,走出自己的特色。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