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纱对针织物斜纹与扭骨的关系

 

一 斜纹(SKEW) 针织物经常出现布面线圈歪斜﹐称为斜纹﹐有称为扭力﹑扭曲等等。斜纹的现象﹐就是布面纵行线圈与横列线圈的排列不成直角。偏差的程度为斜度的一种现象。这些现象在单面平织物上最严重﹐双面布类不明显。

纵斜(wale skew)与横斜(course skew):针织物之斜纹成因主要由棉纱及织机所引致﹐现先探讨棉纱引致之原因﹐首先我们分开纵斜与横斜之成因。

1﹑纵斜:主要由棉纱所引起﹐此种斜形是纵向线圈沿着圆筒布上﹐作螺旋形﹐从一方到另一方扭曲倾斜﹐并在织物内产生扭力。

2﹑横斜:主要由织机所引致﹐为织机之进纱口数量及棉纱和织物编织方法等成因累加﹐都会引致横斜﹐横斜是横列线圈在布面水平线发生偏斜。 圆筒布如经染色后﹐未开幅﹐布中如有抽去一针﹐便很容易看到此位置之纵斜现象﹐抽针位成螺旋纹斜上﹐而横斜﹐经开幅后消失﹐不易察觉。

二﹑扭骨    此现象应称为成衣扭骨﹐指织物制造成衣后﹐在洗水过程中的内张力得到释放而造成前后不对称之扭曲﹐此张力为织物在后整理定型时﹐随意入机或纠正斜纹而将织物拉直残留在织物内之张力。成品布为防止扭骨严重﹐均要作测试﹐合格才能出货。

三﹑斜纹、扭骨与棉纱之关系     以上提及纵斜主要为棉纱所致,主要原因为棉纱之捻度、捻向及纺纱方法所影响‧

1﹑捻向:现时市面之棉纱捻向大都是“Z”捻向,即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在平织物上,线圈歪斜方向为右方‧如用“S”捻向,即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向,在平织物上线圈歪斜为左方‧

2﹑捻度:捻度高歪斜程度大、捻度低、歪斜程度小,如在同一疏密度的平织物上,捻度高之纱线之线圈棉纱释放之残余扭力比捻度低之棉纱线圈大‧

3﹑纺纱方法:各种纺纱方法不同,形成纱线之形态不同,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特性,对歪斜亦有不同表现‧ 对于以上的问题,很多企业、研究所等单位都做过很多实验,比较全面为美国棉花公司对以上之问题发表的结果.

如下: 以18针单面织机,棉纱以100%全棉Ne18s单纱织平纹布,而棉纱分别以环锭纺、气流纺及喷气纺三种方法之棉纱,捻度以捻系数TM:3﹑3.5﹑4纺纱(喷气纺除外),捻向以“Z”及“S”做,结果(经5次洗水及烘干后结果):

环锭纺“Z”捻向: TM:3——歪斜10.5,斜向为右; TM:3.5—歪斜12.6,斜向为右; TM:4——歪斜18.5,斜向为右;

环锭纺“S”捻向: TM:3——歪斜15.8,斜向为左; TM:3.5—歪斜17.6,斜向为左; TM:4——歪斜20.3,斜向为左;

气流纺“Z”捻向: TM:3——歪斜3.5,斜向为右; TM:3.5—歪斜5.2,斜向为右; TM:4——歪斜8.7,斜向为右;

喷气纺“Z”捻向﹕歪斜12.3﹐斜向为右;

喷气纺“S”捻向歪斜17.6﹐斜向为左;

    以上结果可看出﹐捻度大﹐歪斜度大﹐捻向对线圈之斜向影响﹐环锭纺纱因成纱结构形态,对斜度影响最大﹐气流纺最小。

    但在实际情况上﹐亦会发现一些问题﹐同一捻度﹐捻向之环锭纺纱织同样平织布﹐不同牌子之棉纱﹐其斜度亦不同﹐此例子﹐我曾用7000缸(20s平纹布)成品布﹐当中不同产地之棉纱﹐其捻度相近﹐规格相同﹐当然颜色不一样(其中可能染色后整工序个别有不同)﹐作统计﹐以比例抽出分析﹐部分地区的棉纱﹐其斜度普遍较大﹐如巴基斯坦等地﹐其它如中国﹑印度等较细。再深入探讨﹐斜度大的棉花一般纤维细度﹐即马克隆值差。一般马克隆值3.7~~4.2为优级范围﹔3.5~~3.6及4.3~~4.9次一级﹔3.4以下及5.0以上为差。马克隆值﹐即纤维细度差﹐成纱之纤维条数与马克隆值优之成纱纤维数不同。 所提及之数据﹐只反映马克隆值对成纱后织布歪斜之影响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