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三、四根导棉辊轴架上加装分棉叉轴,在分棉叉轴上加装分棉叉。在第一根分棉叉轴上加装120个分棉叉,第二、三、四根分棉叉轴上分别加装30个分棉叉,共计210个,使牵伸机构的喇叭口与分棉叉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分棉叉的距离来调整棉条筒排放的位置。
(2)把第三根导棉辊向前平移5 cm,第四根导棉辊向后平移10 cm,使第三根与第四根导棉辊相隔65 cm,但相隔间距也不宜过大。
加装了2排分棉叉轴和分棉又后,形成4排条筒用4根导棉辊积极式喂人,减少了意外牵伸。另外也加大了导棉辊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挡车工的巡回操作,棉条可全部从棉条筒中形成90。角引出,减少了对棉条的摩擦,有利于后工序成纱质量的改善,成纱毛羽也相对减少。
实践证明,粗纱机导条部分改造后对提高粗纱质量和生产效率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