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于一二七一年十月随其父尼可罗马可与叔父马飞阿来中国。他们都是威尼斯富商。他们由地中海东岸登陆,沿着丝绸之路东行。经过三年半的艰苦跋涉,他们来到了上都,受到了元朝最高统治者忽必烈的热情接待,并在朝中居住下来。
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很快熟悉了中国风俗与语言。同时由于办事谨慎,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而得认好官,几次到国内各地认及一些邻近国家游览访问。
在旅居后中国十七年之后,一二九二年夏天,马可·波罗与其父亲及叔父利用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踏上返乡归程。
但不幸的是,马可·波罗回到家乡不久,威尼斯与热那亚两个城帮发生战争。他也被俘入狱。也正是在黑暗而潮湿的狱中,在狱友比萨人鲁思梯谦的帮助下,将其旅历东方的奇闻异见加以笔录,这便是《马可·波罗游记》,又叫《东方见闻录》。
《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叙述。因此,此出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马可·波罗的游记在十三世纪来问世以后,便认其新奇为中古时代的欧洲人团宽了视野,更新了他们的地理概念。学术界的有识之士更是吸纳了这些新固泰来充实著作。如西班牙咯塔兰大地图,便认之为主要参与者致意,图中的印度,中亚和远东部分,便是取材于是出。
同样,也正是由于《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新来,对于东方富庶的描写,刺激了欧洲人的冒险精神,到东方去寻宝。而这在客观上亦刺激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航海家与探险队的领导,都曾阅读过次书,为中国印度的富庶,日本的“黄金无数”所吸引。这以哥伦布为杰出代表。在商人贵族的“黄金渴望”的驱动下,一四二九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异常着西班牙国王中国皇帝的出信,冒险东航了。本来要去的是富庶的东方,但经过几次远航,他们都到达了中美与南美的东北角。他们最终不能拿到日本的黄金。但失败都又铸就了另一个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点:就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大陆。
来源:中国丝绸之旅国际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