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设计

                                     目前,转杯纱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纺织厂家选择机型时如何做到先进与实用、性能与价格的高度统一,是转杯纺纱能否达到质优价廉的关键。经综合考虑,我公司选择了F1603型转杯纺纱机,第一期购置了两台,安装调试后已正式投入生产。   
1 技术特征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是一种新型的自排风式大锭距(200 mm)转杯纺纱机,是经纬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FA601A-200K型转杯纺纱机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了BD200RC型机和BD—D1型机的优点后,于1997年10月开始定型生产的设备。F1603型转杯纺纱机具有以下特点。
    (1)适纺性能强,可纺特数为14.5 tex-100 tex,可纺纤维原料有纯棉、棉型纤维及涤棉、毛粘、麻粘等混纺纱。   
    (2)配有不同直径的纺杯,有43 mm、54 mm和66 mm三种。
    (3)筒纱卷装大,最大外形尺寸可达D300 mm×150 mm,筒子重量可达4 kg.
    (4)主要工艺参数的调节由计算机控制完成并在屏幕上显示。
    (5)自动化程度高。该机装有集体生头、留尾装置及落筒输送带,减轻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6)产量高,最高引纱速度116 m/min,单位产量能耗低,降低了成本,装机总功率为42 kw。
    (7)主要传动轮设置在封闭的油浴箱内,传动集中,适应高速运动的要求,主要机构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高强度的平皮带传动,运动平稳,噪声低。
    (8)全机采用整节结构,安装简便快捷,车身每节12锭,使用厂家可根据需要选择节数,标准锭数为168锭。
2  工艺配置
2.1纺杯直径与转速
    根据生产实践,纺中特纱时宜采用小直径纺杯,纺粗特纱时宜采用大直径纺杯,并且纺杯直径必须大于纤维主体长度。在捻系数<340时,纺杯转速宜选用30 000 r/min~35 000 r/min。我国转杯纱仍以粗特纱为主,所以选择直径66 mm的纺杯。纺杯转速与纺纱断头密切相关(尤其在纺低捻纱时),但纺杯转速必须要保持纺杯的真空度,使工艺排风支管出口静压负值大于300 Pa,使纺杯内负压大于2400 Pa。我公司在纺制58.3 tex纱时,以选择35 000 r/min为宜。
2.2分梳辊转速
    分梳辊转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最大限度地将棉条分梳成单纤维;(2)基本上不损伤纤维;(3)纤维顺利转移;(4)分梳辊线速和输棉流速合理搭配。当分梳辊转速过低时(<6200 r/min),影响对纤维的正常分梳,成纱强力下降,同时成纱杂质增加;当高于8000 r/min时,不利于纤维从分梳辊针布上剥离、转移,成纱强力亦下降,同时成纱棉结增加,纺58.3 tex纱时,以7000 r/min左右为宜。
2.3棉条定量的选择
    在棉条质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定量不宜过大,以防棉条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意外不匀,并通过较大的牵伸削弱纺杯的并合效应。要考虑分梳负荷,定量要与分梳工艺相结合,在棉条质量相近的情况下,随着定量的提高,成纱质量呈下降的趋势。在纺58.3 tex纱时,棉条定量宜选择在17.5 g/5 m~19.5 g/5 m范围内。
2.4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隔距
  该隔距过小(小于O.06 mm),易损伤纤维,轧刹喇叭口;过大对纤维握持不利,分梳能力下降,有时还会造成分梳辊抓取纤维不均匀,对成纱质量不利。纺58.3 tex纱时,以O.08 mm为宜。
2.5  张力牵伸
    张力牵伸越大,卷绕张力越大。如果张力过大,显著的表现是断头大量增加,即使未断头,纱条受到的张力超出它们所承受的正常范围,可能使纱条中的纤维产生相对滑移而影响成纱质量。如果张力过低,卷绕成形松,削弱了纱条中纤维的扭结倾向,对成纱强力有影响。纺58.3 tex纱时,张力牵伸以O.96~O.97为宜。
2.6捻度
    捻度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1)纤维愈短,捻度应愈高;(2)满足转杯纺纱的强力标准。一般在临界捻度内,捻度高,强力高;(3)根据产品用途配置捻度。纺58.3 tex普通纱以52.8捻/10 cm为宜,纺58.3 tex起绒用纱以44.2捻/10cm为宜。
3  结语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是一种新型的大锭距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产量高,适纺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成品卷装大,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较先进、实用的机型。生产中应根据本机型的技术特点和众多的工艺试验资料,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此外,建议生产厂家对络筒输送带、集体生头及留尾装置可根据用户要求配备,以期提高该机型的市场竞争力,做到先进与实用更有机的结合。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