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织出口乍暖还寒

    纺织行业的“春天”似乎并没有如期到来。作为中国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品出口在今年1月至4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然而,这种出口的大幅反弹仅仅源于去年同期低基数推动所致。实际上,对大部分纺织出口企业而言,目前依旧没有摆脱困境,仍然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
    
     汇率风险骤增
     近来,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专家预测,相关汇改措施将在第三季度正式出台。在刚刚闭幕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全国最大的童装代工企业之一江苏东渡集团董事长徐为民表示,国内服装企业目前最担心的还是人民币升值问题。他认为,中国纺织行业现在一般产品的利润也就控制在3%左右,甚至有部分企业的利润率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人民币升值1%,将有近20%的企业没有利润。如果人民币升值5%,将有近一半以上的企业面临倒闭。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一旦人民币升值,对目前出口全面回暖的纺织行业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企业的议价能力较低,即使提高出口价格也很难弥补损失。
     在近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很多纺织出口企业都认为,数据上的出口好转只是表象,行业并没有真正回暖,不确定因素有很多。
     “如果人民币升值,我们的利润就必须重新计算。这对一些利润较小的订单来说,就必须要考虑周到了。”广东一家纺织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压力给纺织企业的产品报价、订单承接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不敢接单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如果人民币升值2%,中国纺织出口全行业都会处于亏损状态。”天虹纺织集团董事会主席洪天祝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的盈利完全建立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而今,公司的最大挑战也是人民币升值问题。
    
     原材料价格疯涨
     除了汇率因素之外,影响纺织出口企业利润的还有原材料的价格问题。自去年年底以来,新一轮的纺织行业成本上涨是近几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原料购进价格攀升幅度最大,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纺织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位居榜首,同比增幅超过20%。
     以棉花价格为例,去年年初,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尚在10966元/吨。今年5月25日,中国棉花的价格指数已经攀升至17323元/吨,累计涨幅接近60%。
     广东东莞厚街的一家服装生产厂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该厂目前存在严重的原料短缺现象。“以前我们都是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量进口棉纱,但是近期印度已经宣布停止出口,巴基斯坦则要提高出口关税。现在国内棉花每隔几天就会涨一次价,我们都怀疑是不是有资金在炒作棉花。”该负责人说,今年棉花价格走势很奇怪。
     “如果棉花的价格仍然维持高位,我们厂可能会放弃一些订单。”王女士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
    
     贸易壁垒隐患
     作为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纺织品一直是贸易摩擦的焦点。即使是在今年,中国出口到欧美的服装也多次发生“召回”事件,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一项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中国产纺织品召回数量为22项,占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总数的81.5%,同比增长83.3%。而欧盟方面消息称,今年4月份,共有26项纺织服装产品被召回,同比增长37%。其中15项产地为中国,占全部召回纺织服装产品的58%,同比增长15%。
     “社会就业是美国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数量增长太快,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美国本土产业安全和社会就业率。那么,贸易摩擦随时有可能发生。”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翼如告诉记者,即使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均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纺织行业招工难
     在纺织出口企业的生产方面,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少企业不仅生产进度受到限制,劳动力成本也增加了。
     据了解,在珠三角地区,工厂的用工局面非常紧张,工人计件工资均上涨了10%。即使如此,工人仍显紧缺。
     “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降低。”沈翼如表示,这也成为蚕食纺织出口企业微薄利润的因素之一。
     不少广东出口企业反映,现在已经将工人工资上涨到2000元/月至3000元/月,但是依然很难找到足够人手。在广东东莞,不少工厂门口都挂着招聘启事,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专门为加工企业去各地招工的公司。
     “现在,大部分纺织出口企业都靠出口退税维系生存。从宏观来看,转型是必然趋势,但平缓过渡转型,保证国内社会与经济稳定也非常重要。”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建议,汇改、原材料调控等措施都要选择渐进方式,让企业有一个适应期。(中国贸易报) (E04)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