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防止两次针钩线的断线

  断线是缝纫中最常见的故障。缝线质量不合要求,机器调整不当,过线零件有锐口,操作方法有问题,机针冷却不充分等等,均会导致断线。当用锁式线迹缝纫机缝制浓薄不均的产品遇到断线时,除了逐一考虑分析上述种种原因外,还应注意两次钩线引起的断线。在缝制设备上,由于设计上分发动作周期的需要,锁式线缝纫机上轴与旋梭的传动比为1:2。即上轴转一周,旋梭轴转两周。因此,在缝纫过程中,机针每刺料一次旋梭旋转两周,一周完成钩扩面线环动作,一周空转。 

  如果旋梭每次都会钩住面线,即机针刺料一次,旋梭钩线两次,则必将与面线的收放发生冲突,产生将缝线绷断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缝制浓薄不均的缝料时是有可能出现的。其原因得从锁式线迹的形成过程谈起。

  1. 锁式线迹形成过程

  锁式线迹是有面线与底线在缝料中相互交织而构成的。缝纫机工作时,机针引带面线穿过缝料,在到达下极限位置后,向上提升。由于缝料与缝线间存有摩擦力,因此面线未能随机针同步提升,而是滞留在缝料下面,在弹性的作用下膨向机针两侧,形成环类。接着,旋梭的梭尖在运动过程中到达机针处,从面线环中穿过,并在继续旋转运动中,将钩住的线环不断扩大。绕至自身半径处后,像跳绳那样“跃”过扩大了的线环。再往下的动作是挑线杆收线,送布牙送料为使这些动作有足够的时间顺利进行,旋梭仍以原速旋转一周,但不再钩线,仅仅空转一圈。由于挑线杆的收线作用,原先被旋梭扩大并“跃”过的面线环迅速缩小,直至将旋梭梭心中引出的底线牵拉至缝料中,形成一次交织。机针到达上极限位置后,再次向下引线刺料时,缝纫机周而复始,重复上述动作过程,从而在缝料上形成连续不断有规律的锁式线迹。

  2. 缝料浓度变化时钩线时间的差异

  调整缝纫机的一个关键内容是调整所谓钩线时间,通常的调整标准是︰当机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后,向上提升 2.2mm 时,梭尖到达机针中心线,距针孔上边缘 2mm。当然,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调整钩线时间的实质目的为的是使梭尖在形成饱满并且稳定的最佳线环时钩住面线,从而避免跳针现象。

  由于缝薄料一般用的是细线,缝线本身柔软,与缝料的摩擦力较小,而缝浓料时一般要用较粗的线,缝线本身较为硬挺,与缝料的摩擦力大。因此,缝料浓度不同时,缝线形成最佳线环的时间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调整钩线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方能获得理想的缝纫效果。

  有经验的缝纫机维修工、操作工都知道,缝薄料时,梭尖要调“快”些;缝浓料时,梭尖要调“慢”些。其缘由不难理解。

  缝薄料时,缝线细而柔软,机针稍稍由下极限位置提升,裕出的缝线便会向机针两侧膨起,形成线环。并且,由于缝料与缝线摩擦力小,机针继续向上提升时,缝料与缝线相对位置关系的随机性较大,加之缝线细软,线环很容易偏转,变得难以保持稳定。因此,梭尖相对于机针的运动稍稍超前调整有助于提升钩线的可靠性。

  反缝浓料时,缝料粗而硬挺,机针由下极限位置提升较高时,方能形成饱满线环。并且,缝料与缝线的摩擦力大,加之缝料较为粗硬,即使机针提升较高,裕出的缝线较多,线环也不会偏转,仍可保持稳定。因此,将梭尖相对于机针的运动调得迟后些更有益于防止跳针。

  3. 旋梭月亮圈的类型及作用

  根据缝纫需要将钩线时间调好之后,缝线绕过梭心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也就同时确定了。缝浓料时,旋梭梭尖相对于机针迟后调整,线环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于机针迟后调整,线环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也就较迟,加之缝浓料时需线最大、余线较少,梭尖在空转周一般是不会再次钩住脱出的线环的。

  可是缝薄料时,梭尖相对于机针超前调整,线环从旋梭中脱出的时间常常早于梭尖在空转周到达机针中心线的时间。加之缝薄料时耗线少,余线较多,很容易发生梭尖在空转周再次钩住从旋梭中刚脱出线环的现象,出现不正常的两次钩线。

  旋梭正常钩线时,挑线杆开始正值放线阶段,线环从旋梭脱出后,挑线杆开始迅速收线。如果出现两次钩线,则势必与挑线杆的收线发生冲突,必定会导致断线。

  为了避免两次钩线,旋梭架构设计上采取了有效措施。比较一下缝浓型与缝薄型缝纫机的旋梭可以发现,无论是纵向水准梭、横向水准梭,还是立式旋梭,其月亮圈的构造是有明显区别的。   缝浓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只起形成梭胆过线槽的作用,尾端短平。这样有利于缝浓料时的粗线较早从旋梭中脱出,尽快被挑线杆的收线动作拉拽到缝料中去。

  缝薄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则不然,其尾端呈蛇尾状,长度较长,逐渐收缩。缝薄型缝纫机旋梭的月亮圈不仅要起形成梭胆过线槽的作用,其尾端还要担负引导脱线的职责。注意观察可以发现,缝薄料的面线环在从旋梭脱出的过程中,先是翻绕到月亮圈的尾巴上,而后在旋梭的继续转动过程中逐渐从呈锥状的尾巴上滑下脱出。

  因为月亮圈尾巴尖的角向位置已经迟后于梭尖,因此从月亮圈尾端脱出的线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梭尖钩住的。这样,便可靠地避免了两次钩线。

  如果不论如何调整,面线始终收不好,缝料反面出现浮线,则应检查一下是否月亮圈不合适,最好换上尾边短平的月亮圈 ( 磨平也可 ) 试试。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