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德莱斯”一词泛存于印欧语系和突厥语系词汇中,通常读音“阿特拉斯”,维吾尔语变音为“艾德莱斯”。据说,它产生于元末明初,和田、喀什的一些工匠在学习吸收中亚人染织法带回自己的家乡开始生产,艾德莱斯从此传入新疆。
艾德莱斯绸编制染织工艺极其复杂,做工精细,编织劳动强度大,所有工序全部由匠人手工操作完成。这种由于全部采用蚕丝生产,未添加任何辅助纺织原料,采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因此它对人体及皮肤无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其生产工艺流程:首先将蚕茧煮沸抽丝——并丝——卷线,然后经过扎染——图案设计——捆扎,最后分线——上机——织绸,形成成品。
喀什、和田等地是新疆主要蚕桑区,维吾尔人养蚕、缫丝、编织历史悠久。这里所产艾德莱斯绸主要用当地丰富的蚕桑资源。

由于艾德莱斯绸色彩华丽、美观、花色品种繁多,图案变化多样,所以,维吾尔族女孩、姑娘、中老年妇女都喜爱用其做衣裙来美化装扮自己,是新疆常见的一种既普通又高雅的传统服饰,在新疆城乡常见妇女着装这种绸做的衣裙。近年来,在新疆一些大型博览会也常用具有浓郁新疆韵味的这种绸作装饰或陪衬,而在一些的服装比赛表演中,设计师们也常用它设计出较为时尚特色鲜明的现代服饰。古老的新疆艾德莱斯绸已融汇到现代生活潮流中。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疆生产的艾德莱斯绸已远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土耳其、德国、美国、日本及沿海等地,深受中外客商及用户青睐。(宋士敬 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