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南丝路闻名南方

  公元前四世纪,一部印度人所著的《治国安邦术》中曾记载了“产自中国成捆的丝”,这说明远在公元前四世纪前,中国的丝绸已传入了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时,曾见到中国的邛竹杖和蜀布,他询问大夏人,才知道这些中国物产是从印度贩运过去的,并了解到印度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之外。1986年,四川省考古队在成都以北的广汉三星堆又发现了公元前十一、二世纪的古蜀国祀坑中有成堆来自印度和缅甸的齿贝。由此可见,西南丝路的开拓已经相当久远了,丝绸很早就已成为民间交往的物资之一。即使西北丝路开通之后,汉政府仍有意从这条没有匈奴干扰的捷径由印度转向西方。

  这条古道以四川成都为起点,永昌(今云南保山)为中转出口站,称做“永昌道”,终点为身毒(今印度),故又称为蜀-身毒道。西南丝路从成都开始就分为水陆两路。

  水 路

  沿岷江而下,经眉山,穿过青神峡,抵古嘉定府乐山,南下至宜宾(宜宾是秦汉时夜郎道和唐代石门道的起点),穿石门关至昭通市(汉名朱提郡),越过古夜郎国境,穿过滇东高原,到达滇池边的古滇国的曲靖和昆明。

 
 


陆 路

  由邛崃(出产邛竹杖的地方)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广大区域,古称“牦牛道”,出清溪峡为灵关,再南下至荣经,沿牦牛山脉的藏族地区冕宁、西昌,在云南东部的祥云与水路相汇。再从洱海西去,经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入山,分道进入缅甸、越南、印度,再辗转而至西方各国。

  汉武帝听到张骞的汇报后,于公元前122年派人前往云南寻觅客贾通道,同时又于公元前105年从内地广征士卒丁壮至滇西大规模地开凿从洱海西去的“博南道”。汉王朝花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才筑成这段官道驿站,西南丝路从此走入繁荣的极盛时代,西南丝绸的出口,大多经过这里。


  随着汉王朝的衰亡,中央渐渐失去对滇西的控制,尤其是南诏政权与唐政权的争夺战争,使商业交往趋于衰落,通路被征战的军队所占用,而这一时期恰恰是西北丝路的鼎盛时期,声誉大大地覆盖了古老的西南丝路。两宋时期,一方面失去了对西北、西南的统治,另一方面则因海运兴起,南北陆上丝路均由于受到阻断而逐渐荒废。

  此后,联结驿道两岸高山的澜沧江上,由舟渡改为篾绳桥,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建成木结构的霁虹桥,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改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由16根铁索组成,号称“西南第一桥”,民间商旅往返其间,历代王朝征服或经营大西南,也都依靠这一驿道。近现代的川滇、中缅、中印公路,也基本上遵循这一干道修筑。新中国成立后,霁虹桥建成公路桥,命名为永保桥,而曾是古丝路中转站的保山,已成了滇西的交通枢纽。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丝绸物资来源,并非取自中原,而来自四川、云南等地。

  四川是我国的古蚕丝产地。据《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名蚕丛”,他是数千年前四川的酋长,经常穿着青衣到各地考察,教民养蚕,又称为青衣神。黄帝的元妃西陵(即今四川与两湖的交界处)氏嫘祖也曾教民养蚕,被誉为蚕神。三国时,蜀锦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产品,一路销至北魏和南吴,作为丝织中心的蜀都几有代替北方临淄和襄邑之势。蜀锦除销往国内之外,还由民间经由传统的古道,与南方进行贸易往来。

  另外,云南也是我国古代的蚕区。西南丝路途中的云南永昌,很早就有了蚕丝业。永昌至成都的大道,沿途极为繁华,永昌的土特产和成都的蜀锦源源流入中原,当然也是从永昌南流至国外的。

                来源:silk-e.org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