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试验分析了配棉纤维的长度、细度和成熟度、梳棉机设备状态、针布及梳理区工作条件、梳棉工艺对梳棉棉结的影响。提出只有合理配棉、优选工艺、充分发挥设备的梳理效能才能有效控制棉结的产生。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我公司收到用户反馈的意见中大部分与棉结有关,因此,控制棉结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降低棉结的关键在梳棉,它既是棉结易产生的环节,也是消除棉结的有效工序。从原料的质量到设备的状态,再到工艺的配置都对梳棉生条棉结有重要的影响,现对生条棉结的产生与控制作简要分析。
1 配棉与梳棉棉结的关系
实践证明,原料中棉纤维的长度、细度和成熟度对棉结的生成有影响。在纤维长度和其他物理指标相近的情况下,成熟度和细度是影响棉结的重要因素。成熟度系数增加,细度变粗,梳理过程中不易产生棉结,这是由于纤维成熟度系数增大,纤维细度增加,纤维变粗,梳理区内单位截面内纤维根数减少,纤维分散度好,伸直平行度好,抗弯、抗摩擦纠缠能力强,不易产生棉结。反之,成熟度差,细度细,就容易在梳理过程中增加棉结。在成熟度、细度相同时,长绒棉较细绒棉棉结少。这是由于短纤维更易在梳理中纠缠产生棉结。试验证明:成熟度、长度、细度与棉结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度好、纤维长度长、细度适当的原料对纺纱过程中的棉结控制有利。因此,要控制生条棉结,首先要在配棉上把关,低成熟度纤维要慎用,原则上在混棉时不要超过20%。特别是成熟度系数小于1.4,细度在1.6dtex以下的原棉要少用,防止纺纱过程中棉结急剧上升。
此外,在配棉时,回花、下脚料的使用也是导致棉结上升的因素之一,因为下脚料、回花中短绒、不成熟纤维和疵点多,再加上生产中反复加工,纤维强度降低就更容易造成棉结增多。表1为有无使用回花对棉结、杂质的影响的试验数据。
可见,无回花与使用回花相比,棉结、杂质两项指标下降近20%。
2梳棉设备状态与生条棉结的关系
2.1梳棉机锡林、盖板梳理区对棉结的影响
如图3所示,纤维束的一端被一针齿抓牢,而其另一端在另一针齿上拖过,接受梳理,使其另一端伸直,完成梳理。锡林、盖板之间的隔距越大,即针隙带越宽,可容纳的飘浮纤维越多,同时,纤维在两针面之间转移所需时问延长,形成飘浮纤维的可能性增大,产生棉结的可能性也增大。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调整了21#~26#梳棉机的盖板隔距做棉结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锡林、盖板隔距采取两种方案:方案一隔距为0.25 mm、0.23 mm、0.20 mm、0.20 mm、0.23 mm;方案二隔距为0.20 mm、0.18 mm、0.18 mm、0.18mm、0.20 mm。
可以看出,锡林、盖板隔距减小后,生条中棉结、杂质数量减少。因此,在状态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紧隔距的方法可以减少针隙带中飘浮纤维的数量,从而降低生条中产生棉结的可能性,这是控制生条棉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2针布锋利度与生条棉结的关系
锡林、盖板两针面针齿的锋利度好,则针齿抓取纤维的能力强,飘浮纤维存在于针隙带中的数量就少,而且飘浮的时间也短,这样产生棉结的机会就减少。反之,锡林、盖板两针面针齿的锋利度差,抓取纤维的能力变差,纤维或纤维束从一针面向另一针面转移时,就不容易被抓取,同时,纤维容易从针齿上滑移下来,这类纤维易成为飘浮纤维,从而使锡林、盖板梳理区产生的棉结增多,生条中棉结也随之增加。同样,刺辊、道夫针布的锋利度也会影响纤维的梳理和转移,这是因为刺辊锋利度差,不仅影响本部分的分梳效果,而且还会把分梳不充分的纤维送入第二梳理区,加重了锡林、盖板梳理区的负担,影响分梳质量。而道夫针布的锋利度差,则会影响纤维的及时转移输出,造成纤维的揉搓,使棉结增加。新旧针布对棉结、杂质的影响见表3。
2.3锡林动平衡、圆整度、盖板平直度对棉结的影响
当锡林的动平衡较差时,锡林、盖板、刺辊、道夫间的隔距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导致针隙带吸纳纤维的几率增强,释放纤维的能力变差.产生棉结的几率增强。同样盖板的伸直平行度、锡林的圆整度较差也会引起针隙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极易产生棉结。我们要求锡林圆整度、盖板坯面平直度控制在0.02 mm以内,包针布后控制在0.03 mm以内,并陆续进行了锡林、道夫的改造和盖板的更新,为降低生条棉结打下了基础。
3梳棉工艺对棉结的影响
3.1 生条定量及道夫输出速度对棉结的影响
减轻生条定量(轻重齿轮齿数)或降低输出速度,可以使单位时间内进人梳理区的纤维量减少,使锡林、盖板、刺辊针面负荷减轻,作用于每根纤维的针齿数增多,纤维梳理充分,短绒、杂质排除量也多。同时,由于纤维量减少,纤维经盖板、锡林的重复梳理后更加平直,棉结降低明显。试验结果见表4、表5。
3.2锡林、刺辊速比对棉结的影响
不同的速比对纤维的转移效果不同,实践汪明:当锡林、刺辊的速比为2.0时,纤维能够得到较好的转移,从而减少棉结产生的几率,表6是试验对比结果。
4结束语
梳棉生条的棉结与配棉时纤维内在质量、梳棉机梳理区飘浮纤维量、针布的锋利度、锡林动平衡、滚筒圆整度、盖板平直度等因素有关,并与生条定量、道夫速度、锡林刺辊速比等工艺参数有关。我公司通过正确掌握棉结的生成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合理配棉、优选工艺、充分发挥设备的梳理效能,有效地控制了生条的棉结,从而满足了成纱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