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海藏毯从远古走向未来

  随着2006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的临近,藏毯这个源于青海的民族工艺奇葩,作为朝阳产业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藏毯源于青海

  藏毯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中期,在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中出土了“毛席”残片。经考证,这是三千年前藏毯的雏形,也可以说是现代藏毯的鼻祖。这些“毛席”是用藏系绵羊毛编织而成,并已有染色技术,主要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有黑、红或蓝色。图案多以色条、色块及点缀色为主,经纬线大多为单线。由于是手捻纱,粗细不均,显现出古朴的美丽。

  青海藏毯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是以得天独厚的西宁大白毛(世界知名的优良地毯用毛,纤维长、光泽足、弹性好。经人踩踏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手感松散,色泽和弹性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为原料,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多国宗教艺人的艺术精华,形成独特的藏族风格艺术精品。

  藏毯古老的染色工艺是运用纯天然植物染料对毛纱染色。如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茜草根等都是染色的首选原料,染后形成的天然色五彩斑斓,不脱色且环保。此外,藏毯的色彩表现形式丰富,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走向世界的青海藏毯

  多少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藏毯虽源于青藏高原,却没有得到很大发展。相反,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得到藏毯的制造技术后,把藏毯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起来了。我省藏毯产业的复苏是从1996年开始的,2000年以后,青海藏毯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6月20日,青海省政府就发展青海藏毯产业作出规划蓝图,提出“以藏毯产品为核心,以藏毯产业为主导,培养国际性集团化藏毯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扩展产业链,使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整合思路。到2004年末,全省共拥有藏毯全能生产型企业10家、外销型企业4家和织毯车间212个。8年间,青海藏毯企业出口创汇平均增长50%,从业人员增加到2.28万,其中,青海省内的农牧民从业人员达到1.26万。

  现在,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藏毯,从牧区作坊、农家小院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藏毯产品已达到上万种。藏毯作为民族工业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正有力地推动着青海地毯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藏毯之都”呼之欲出

  2006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将于3月31日至4月9日在西宁市城南新区举办。此次展会旨在扩大对外开放,创建特色产业,实现与世界手工地毯业接轨,并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提高藏毯贸易成效,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手工地毯保税区,打造世界地毯原辅料集散地和国际地毯展览城。

  青海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藏毯生产达到2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0亿元人民币,创汇1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16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业,2005年,我省已在西宁和海东地区新建82个藏毯生产车间;2006年将在平安地区再建40个生产车间;在今后的几年里,还将在我省玉树、门源、同仁等地区建135个藏毯生产车间,青海成为“藏毯之都”指日可待。

  『相关链接』

  世界上最大的手工打结地毯在青海

  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的原青海地毯一厂,在1996年生产了世界上最大的手工打结地毯。它用了西宁大白毛1600公斤、上等棉纱400公斤,经手工打结生产而成。这块地毯长17.7米、宽11.85米、厚1.27厘米、重2000公斤。现在,这块享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美名的地毯铺在人民大会堂。

  藏毯的种类

  手工地毯可以分为新疆毯、宁夏毯、蒙古毯、藏毯四大类。就藏毯而言,根据编织原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5种,即绒藏毯(以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抗高寒动物山羊、牦牛、骆驼颈、肩、背部的绒毛为原料而成)、纯丝藏毯(特指“柞绢丝”)、丝毛藏毯(“柞绢丝”和“西宁大白毛”混合织成)、仿古藏毯(采用中国古老藏毯的植物染色法,配以优质“西宁大白毛”为原料)、天然色藏毯(以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绵羊毛为原料,经人工分选出七种颜色,纺成天然色纱,无需染色就可编织)。

  传统藏毯的图案风格

  传统藏毯的图案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八宝图、暗八仙、国王七宝等。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荷花、宝瓶、双鱼、盘花;暗八仙属汉道教文化,即宝剑、宝葫芦、渔鼓、阴阳板、仙笛、宝扇、花篮、荷花等;国王七宝也称怵宝,属印度佛教文化,即方胜、连环钱、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宝,还有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这些内容既展示了人们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愿望和幻想。

  经济视点:青海藏毯业的发展具备五大优势

  1.原材料优势。早在19世纪后期,“西宁大白毛”就被国际地毯行业公认为编织地毯的最佳原料,青海是这种原料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地。

  2.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藏毯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青海劳动力价格抵,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竞争。

  3.较好的工业化生产基础优势。藏毯的发祥地在青海,目前,藏毯的生产方式已从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发展成企业化生产经营形式。洗毛、纺纱、织毯、研发等工序实现了专业化。企业分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模式。

  4.民族文化优势。青海是藏族聚居的主要省区之一,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闻名于世,藏文化源远流长,这就为提升青海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艺术水平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5.政策优势。为了把青海省藏毯产业做大做强,让藏毯成为青海省的优势产业,从2004年开始,政府出资已连续两年支持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今年,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藏毯、了解“藏毯之都”,营造青海特色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