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499-1992 代替 GB 6499-92)
Test method for percentage of trash
content in raw cotton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原棉杂质分析机测定原棉含杂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原棉含杂率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1103 棉花(细绒棉) GB 3291 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GB 5705 纺织名词术语(棉部分) 3 术语及定义 3.1 杂质 trash impurities 原棉中含有的非棉纤维性物质及其着生的纤维,如沙土、枝叶、铃壳、虫屎、虫尸、棉籽、籽棉、破籽、不孕籽、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等。 3.2 含杂率 percentage of impurities 原棉在规定试样中,杂质质量对其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 原理
原棉杂质分析机是根据机械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经刺辊锯齿分梳松散后的纤维及粘附杂质,在机械和气流的作用下,由于形状不同、质量不同、作用其上的力也不同,使纤维和杂质分离。5 仪器和设备
5.1 原棉杂质分析机。 5.2 天平:称量为200g,分度值为10mg。 5.3 案秤:分度值不大于5g。 5.4 其他工具:棕刷、镊子。6 仪器调整
仪器调整见附录A(补充件)、附录B(补充件)、附录C(参考件)。7 试样
7.1 取样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11-04批准 1993-06-01实施 GB/T 6499-1992 取样份数和方法按GB 1103的规定或有关方面商定的办法进行。 7.2 取样数量 7.2.1 逐筒取出实验室样品:当批量在50包以下时,质量为300g;批量在50~400包时,质量为600g;批量在400包以上时,质量为800g。 7.2.2 从实验室样品中,用四分法取出有代表性的试验试样。 7.2.2.1 批量在50包以下时,称取两个50g的试验试样和一个50g的备用试验试样。 注:本实验室样品数量与7.2.2.2条实验室样品数量测试数据无显著差异,如两者数据有较大差异时,应分析技术原因,以正常条件下的7.2.2.2条实验室样品数量所测数据为准。 7.2.2.2 批量在50~400包时,称取两个100g的试验试样和一个100g的备用试验试样。 7.2.2.3 批量在400包以上时,称取三个100g的试验试样和一个100g的备用试验试样。
8 试验步骤
8.1 开机前,先开照明灯并将风扇活门全部开启。开机空转1~2min,然后停机清洁杂质箱、净棉箱、给棉台和刺辊。 8.2 用案秤称取实验室样品(见7.2.1条),称准至5g。用天平称取试验试样(见7.2.2条),称准至0.1g,记录质量为S。 8.3 将试验试样撕松,陆续平整均匀地铺于给棉台上。遇有棉籽、籽棉及其他粗大杂质应随时拣出,并在原棉含杂率试验报告单上注明。 8.4 开机运转正常后,以两手手指微屈靠近给棉罗拉,把试验试样喂入给棉罗位与给棉台之间,待棉纤维出现在尘笼或集棉网板表面时,将余样陆续源源喂入,直到整个试验试样分析完毕,取出第一次分析后的全部净棉。 8.5 将取出的第一次分析的净棉,纵向平铺于给棉台上,按第一次分析步骤(见8.4条)作第二次分析,然后取出全部净棉。 8.6 关机收集杂质盘内的杂质。注意收集杂质箱四周壁上、横档上、给棉台上的全部细小杂质。如杂质盘内落有小棉团、索丝、游离纤维,应将附在表面的杂质抖落后拣出。 8.7 将收集的杂质与拣出的粗大杂质分别称量,用天平称准至0.01g,记录质量为F与C。 8.8 按上述试验步骤(见8.3~8.7条)分析其余的一个或二个试验试样。注意从称试验试样质量到称杂质质量这段时间内,室内温湿度应保持相对稳定。9 试验结果计算
9.1 含杂率按式(1)计算:Z(%)=F+CS×100(1) …………………………(1)
式中:Z——含杂率,%; S——试验试样质量,g; GB/T 6499-1992 F——分析出的杂质质量,g; C——拣出的粗大杂质质量,g。 9.2 以各试验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含杂率。 9.3 含杂率值修约至一位小数。10 精密度
10.1 重复性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者、同一设备和在短时间间隔内)所完成的两个单次试验含杂率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的概率水平下,应小于重复性r1值。小于2.5%的低含杂r1值等于0.18%;大于或等于2.5%的高含杂r1值等于0.29%。 注:单次试验是指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应用标准测试方法所进行的一次完整的试验。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者、同一设备和在短时间间隔内)所完成的两个试验试样的试验,含杂率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的概率水平下,应小于重复性r2值。小于2.5%的低含杂r2值等于0.24%;大于或等于2.5%的高含杂r2值等于0.39%。 如果同一实验室内,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试验的三个试验试样,试验结果的极差大于0.29%(低含杂)或0.47%(高含杂)则应增试一次。用格拉布斯法对试验试样的试验结果进行异常值检验,以剔除异常值后的所有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10.2 再现性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试验室、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设备)各完成一个单次试验,所得含杂率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的概率水平下,应小于再现性R1值。小于2.5%的低含杂R1值等于0.44%。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实验室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试验室、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设备)各完成的单个试验试样的试验,含杂率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的概率水平下,应小于再现性R2值。小于2.5%的低含杂R2值等于0.47%。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试验试样的含杂率,并写明批样来源(批号)、品级长度、品种、实验室样品编号、试验日期、温湿度等。试验报告单如下: GB/T 6499-1992原棉含杂率试验报告单
批样来源(批号) 实验室样品编号 品级长度 试验日期 品 种 温湿度
件 数 |
试验试样份数 |
|||||
取样时间 |
试验时间 |
|||||
平均含杂率,% |
试验次数 |
试验试样质量,g |
分析杂质质量,g |
拣出杂质质量,g |
含杂率,%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附 录 A
Y101型原棉杂质分析机工艺规格
(补充件)
A1 各部转速如表A1所示。表A1
部 件 |
转速,r/min |
刺 辊 |
890±30 |
给棉罗拉 |
0.9±0.03 |
尘 笼 |
85±3 |
风 扇 |
1500±50 |
电 动 机 |
1410 |
表A2
部 件 |
隔 距 | |
mm in | ||
给棉罗拉到给棉台 |
0.13 |
0.005 |
给棉台到刺辊 |
0.18+0.05-0.00 |
0.007+0.002-0.000 |
除尘刀(导入端)到刺辊 |
0.56+0.05-0.03 |
0.022+0.002-0.001 |
流线板(导入端)到刺辊 |
0.18+0.05-0.03 |
0.007+0.002-0.001 |
剥棉刀(导入端)到刺辊 |
0.13+0.03-0.00 |
0.005+0.001-0.000 |
刺辊到尘笼 |
5.60~8.70 |
0.219~0.344 |
输棉板(上顶端)到尘笼 |
1.60 |
0.063 |
隔离板到尘笼 |
6.40 |
0.250 |
隔离板到杂质箱后壁 |
6.40 |
0.250 |
附 录 B
YG042型原棉杂质分析机工艺规格
(补充件)
B1 各部转速如表B1所示。表B1
部 件 |
转速,r/min |
刺 辊 |
900±30 |
给棉罗拉 |
1.9±0.03 |
电 动 机 |
1410 |
表B2
部 件 |
隔 距 | |
mm in | ||
给棉台到刺辊 |
0.178~0.009 |
0.007+0.003-0.000 |
除尘刀(导入端)到刺辊 |
0.50 |
0.019+0.002-0.000 |
流线板(导入端)到刺辊 |
0.178 |
0.007+0.000-0.000 |
上气流调节板调节间隙 |
0.20~0.40 |
0.012+0.004-0.004 |
附 录 C
Y101型原棉杂质分析机工艺规格
(参考件)
C1 各部转速如表C1所示。表C1
部 件 |
转速,r/min |
刺 辊 |
1910±65 |
给棉罗拉 |
2.4±0.08 |
尘 笼 |
135±4 |
风 扇 |
1885±65 |
电 动 机 |
1410 |
表C2
部 件 |
隔 距 | |
mm in | ||
给棉罗拉到给棉台 |
0.13 |
0.005 |
给棉台到刺辊 |
0.18+0.03-0.00 |
0.007+0.001-0.000 |
除尘刀(导入端)到刺辊 |
0.48+0.03-0.00 |
0.019+0.001-0.000 |
流线板(导入端)到刺辊 |
0.13+0.03-0.00 |
0.005+0.001-0.000 |
剥棉刀(导入端)到刺辊 |
0.13+0.03-0.00 |
0.005+0.001-0.000 |
刺辊到尘笼 |
5.60~8.70 |
0.219~0.344 |
输棉板(上顶端)到尘笼 |
1.60 |
0.063 |
隔离板到尘笼 |
4.00 |
0.156 |
隔离板到杂质箱后壁 |
4.00 |
0.156 |
杂质箱前窗口上开口 |
38.00 |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