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织知识:洪湖汉绣全解

汉绣主要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了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受到好评。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洪湖汉绣全解  
      洪湖汉绣,顾名思义,定与革命老区洪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刺绣,到了清朝中叶,以汉口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遂以鼎盛之势与苏绣、湘绣平分秋色。清朝咸丰年间,因国内政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汉口,汉绣遂以衰亡。汉绣名艺吴文琇转来到洪湖,仍以刺绣为业,因其绣品秀美,工艺精良,于是声望大盛,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80年)由其子吴家福在新堤开设吴炳昌绣铺。 

洪湖汉绣精品

      吴炳昌绣铺的绣品以日用品为主,后来逐渐增加戏袍、佛像及绘画题材的作品。宣统三年(1911年),吴家兄妹绣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曾在武昌西湖劝业场内工商品陈列厅展出,被当时的《时报》誉以“汉绣复活,重放异彩”。  
      洪湖汉绣以吴氏家传技艺为基础,到解放后成为汉绣承传的大宗,其代表作《文房四宝》、《和平之春》和双面绣《群猫图》、《雏鹰展翅》等,被国内同行公认是我国刺绣艺术的尖端之作,名扬遐迩。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