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中国纺织企业的棉花采购与使用绝大多数主以国产棉为主,但随着中国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仅靠中国自产的棉花已远远不能满足纺织厂的需求。以2005/2006年度为例,按中国有关部统计和预测,本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大致为570万吨,而棉花需求量将达到900万吨以上,也就是说,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棉330万吨以上,占中国用棉量37%。由此可见,进口棉已经在中国纺织企业棉花消耗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在进口棉的采购与使用当中,也发生了很多问题。 一、不同国家的棉花,都具有相对的品质特性,在棉花的各项技术指标上各有不同。 1、美棉在中国纺织企业的进口总量中排名第一。美棉具有批量大、总体质量相对稳定、单纤维强度高、三丝含量少的特点。但与国产棉花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棉花短绒率相对偏高,中国的棉花一般在12-15%之间,而美棉的短绒含量平均在16-20%之间,更有些批次更达到20%以上,这将大大增加纺织企业的用棉成本。(2)美棉的纤维长度绝大多数比标准偏短、马克隆值偏高、纤维细度偏粗(一般在5300-5800支左右),在32支及以上配棉中如大量使用将影响成纱强力和条干水平。 2、西非棉近年对中国的出口量迅速提升。由于西非棉的马克隆值适中、纤维长度较好受到了中国用棉企业的欢迎。但西非棉的带纤维杂普遍偏高,中国棉花的带纤维杂一般在180粒以内,而大部分西非棉则高达500粒以上,如该公司今年使用的布基纳法索产BOLA/S3000吨,带纤维杂平均587粒;贝宁KABA/S1000吨带纤维杂平均668粒。用于普梳纱线的配棉,一般不能超过30%,否则,纱线或布面上的杂质会大量增加,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另外,部分批次西非棉色泽差异较大,三丝含量较高,给纺织企业使用提高了成本,增加工作量。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