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比基尼的历史演变

  今天的比基尼成为泳服的中流砥柱,一件式的泳服早已被摒于时尚门外,而比基尼,似乎只有变成四块三角形的遮羞布才获得青睐,我们似乎愈来愈喜爱展示自己的身体了———当然这是一件美事,要不人们怎会对自己的身体用心?

  在对二十世纪人类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发明中,比基尼泳装的诞生,是不可小觑的。

  中世纪:光着身子去澡堂

  中世纪欧洲的男女在洗澡之前先在家中脱掉衣服,然后光着身子穿过大街跑到澡堂里去:有一位目击者说:“除了裤子外什么都没穿的父亲多次带着裸体的妻子儿女从家里跑到澡堂里去……我多次在中午看见10岁、12岁甚至18岁的姑娘只穿着一件下面开口的短衬衣,双手背在身后穿过长长的街道从家里跑到澡堂里去,她们身边跟着跑的是一群十几岁的男孩。”

  这种拿洗澡和游泳不当回事的态度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当羞耻观进入服装规则后,这种情形开始发生变化。在18世纪,男人仍然在游泳时赤裸着身体,可他们在岸上时却穿着衣服(上衣或背心加上长裤或短裤)。只是到了19世纪的中叶,男人们才被迫穿着衣服游泳。早期的游泳裤看上去好像是用厚哔叽做成的短裤,这说明了为什么男人会面对道德谴责而强烈地反对这种游泳裤。这种游泳裤腰间没有松紧带,因此经常会下滑,甚至在水下会褪到脚跟上!(可想而知,这种人们不得不穿的游泳裤并不受人欢迎。)只要有可能,男人们还是会赤裸着身体游泳。    

  女权运动改变泳装设计

  在20世纪的早期,就有人反对并嘲笑男子泳装必须有袖子、裤腿、紧身裤和上衣的做法,但只是到了30年代,社会才接受只穿游泳裤游泳的现象。

  妇女泳装与男子泳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直以其性特征引起关注和争论。

  20世纪泳服的改进变迁与女权运动息息相关,在欧美大部分国家给予女性平等社会地位及投票权后,女性可自由地从事更多户外活动,她们藉此摆脱以往强加在她们身上的种种规范,女性时装在这个时代掀起了大革命,泳服除了更方便女性进行海浴外,更显示了女性不可同日而语的地位和投入社会的积极性。

  1870年到1900年之间的年代是女式泳装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款式仍然保持原样,只是变得越来越简单,而妇女们在泳装下面仍然穿着紧身胸衣———一种有袖子和护腿,类似儿童睡衣的连体编织服装。尽管它只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被时装评论家们接受。而政府的立法机构通过法律严格禁止了这种“放荡”的服装,这些法律规定游泳衣必须覆盖从颈部到膝盖的人体部位。有些妇女因为没穿丝袜、鞋子或长裙而受到罚款。

  女子游泳于1912年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穿着有半长裤腿的无袖连体泳装的范妮·杜拉克在许多项目中独占鳌头。澳大利亚出生的女游泳选手安妮特·凯勒曼也打破了常规。她于1907年在波士顿由于穿一件大胆的连体泳装而被逮捕。

  20世纪2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的经济富裕使人们纷纷追求生活享受,一般“海空热潮”更成为中产阶级追捧的玩意,富裕的年轻一族不是跑去学习驾驶飞机就是跑到海滩去习泳或进行海浴。

  尼龙衣物生产商Jantzen于当时创制了革命性的新泳服物料及奠定了往后的泳服款式,将以往多利用棉质、毛布、甚至没有弹性的防水人造纤维统统摒弃,改以高弹性、高透气度、低吸水力的尼龙布料制造更贴身、易于穿着及轻便的泳服。这些一件式的连身迷你裙裤和两件式的背心配平脚小短裤不但提高了女泳客的安全,更是大大增加了女性泳服的可观性,亦从旁助了女性社交地位一把。

  比基尼的诞生

  人所共知比基尼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一代革命浪潮底下成为时尚,但它早于40年代已经发明,这套如内衣般分为上下二截的泳装,由一位法籍设计师路易斯·里尔德设计,由于该时期刚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进行全球首次原子弹试爆,故此这件如核爆般划时代的泳服亦以此为名。在比基尼岛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第18天,路易斯·里尔德于1946年7月18日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块布和四条带子组成的泳装,这种世界上遮掩身体面积最小的泳衣,通过胸罩护住乳房,背部除绳带外几乎全裸露,三角裤衩的胯部尽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形式简便、小巧玲珑,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个火柴盒中。到那时为止,泳装还是保守的,遮盖着身体的大部分。而雷尔德的设计则裸露上腹部的大部分。该泳装选用的是印有报纸内容版块的面料,表明精明的设计者暗示着他的大胆设计将会在世界报纸上占有大量版面。

  当一位名叫米查尔·伯娜蒂妮的脱衣舞女在一家游泳池边,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勇气十足地穿上比基尼时,令云集而来的记者们哗然。这种泳装面世令世界震惊的程度不亚于那一颗原子弹爆炸。别出心裁的里尔德不失时机地利用比基尼岛爆炸原子弹的影响,果断命名这种两片三点式泳衣为“比基尼”,增加了新泳装的时代色彩,从而大发横财。这套“服装”当时只在欧洲盛行,直至15年后才西传至美国。其中最经典的一款比基尼算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女影星碧姬·芭铎曾于大银幕穿的无肩带圆点图案比基尼泳装,时至今日,仍然被不少时装品牌放上天桥演变成新时尚。

  在这种早期的轰动平息下来以后,比基尼泳装为泳装设计展现了全新的前景。作为妇女们在海滩上和游泳时穿的泳装,比基尼泳装迅速取代了连体泳装。40年代和50年代的那种有雕塑感的形象,变成了60年代的柔软而“自然”的身体线条,完全脱掉上衣的诱惑同时也一直存在。

  比基尼的文化热潮

  比基尼热一蔓延开,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整个世界的大众文化和道德观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海滩便成为人人钟情和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不仅仅有阳光、沙滩和迷人的大海,还有比基尼在海边展示的前所未有的性感,不停在革命的,是我们的身体。女性身段的线条美备受重视,人们订立身体的美学角度愈见苛求,圆润的身体线条被视为不健康、愚钝,只有纤瘦如钢条的身体和结实的肌肉才得到认同,而泳服的转变亦以身体为依归,故此今天的比基尼成为泳服的中流砥柱,一件式的泳服早已被摒于时尚门外,而比基尼,似乎只有变成四块三角形的遮羞布才获得青睐,我们似乎愈来愈喜爱展示自己的身体了-———当然这是一件美事,要不人们怎会对自己的身体用心?

  1964年鲁迪(Rudi)设计的没有胸罩的比基尼(Toplesssuit)表现出了一种在高度工业化的强压下对情欲的冒险,向公众伦理堡垒开火。寇尔(Cole)则推出了用渔网掩饰前胸和腰部的泳衣。比基尼的着装形式,通过充分表现人体的优美曲线,流露出热烈奔放、激情永驻的青春活力,使美国人健康、健美、褐色的躯体成为美的自然流露和象征。“比基尼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的事是自由”,这种当时流行的时髦语使西方一些国家有了以性感为中心的海滩文化。

  随之而来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那些无结构的泳装。这些泳装除了下身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遮盖。不穿上衣游泳及裸泳在国际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尽管采取这种游泳方式的人仍是少数。

  泳服的革命接近成熟,近二三十年的大转变只有新物料的发明使泳服的功能发挥得更臻完美。

  谨慎风格的回归

  在90年代,泳装的风格重新趋向“谨慎”,它们覆盖了较多的身体面积,并重新采用了一些原来的缝合方式和调节体态的方式。

  1992年,Cole公司根据“丰胸将回归”的流行预言,开发出了可充气的比基尼(TopSecret),这是一种胸罩内藏有微小充气塞、可使妇女们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的比基尼。1995年,随着高科技材料进入时装界,比基尼再次成为众多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们钟情的设计对象,用高科技素材配上复古款式重现五十年代新华丽形象的比基尼、缀有莱茵石的比基尼、绑带式比基尼等纷纷面世。比基尼在时装中的新颖而富于诱惑力,使得半个世纪中时装设计师们始终钟情着比基尼这种以服装对人体神裁、用人体对时装进行妙缝的幻化艺术,不断创造出新的样式,如用皮带代替布料缠绕人体三点的比基尼,莫罗期尼斯(无上装式)比基尼,迷你比基尼和一种只有三块极小的布条固定在羞处,被叫做“野蛮”样式的比基尼。

  在比基尼的流行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种三点式泳装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没有丁点的淫猥,却产生着一种比裸体更加强烈的性感,因为它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人体生命旺盛的活力和自然美,而这种活力和自然纯情的美正越来越为世人接受和钟爱。这是比基尼面世半个世纪后,仍能风靡全世界的原因所在吧。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