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蒲松龄论述服饰心理学要比欧洲早

  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恒娘》

  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恒娘》。作者蒲松龄在文中写一个姓朱的女子,姿质颇佳,但是丈夫偏偏爱上容貌远不如她的妾。朱的邻居恒娘仅是个中等姿色的人,其丈夫却不爱娟好的小妾,独钟情于恒娘。于是,姓朱的女子前去讨教,恒娘教她一系列措施,先让朱一反常态,蓬头垢面,原文中写“子归毁老妆,勿华服,勿脂泽,垢面敝履,杂家人操作”。过了一个月,恒娘约她去踏春,嘱咐她到时要“细勾铅黄,尽去敝衣,袍裤袜履,崭然一新”,并要她先去见她的丈夫。结果令丈夫大吃一惊,不由得刮目相看。

  恒娘的一段小结非常精彩。她说:“子不闻乎,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也,甘其所乍获,而幸其所难遘也。”当问她为什么要先“毁之而复炫之”时,恒娘答道:“置不留目,则似久别;忽睹艳妆,则如新至。譬贫人骤得梁肉,则视脱粟非味矣。”蒲松龄的这段有关服饰心理学的论述,比欧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要早二百来年。如果将其与服饰心理学的出现时代相比,则更令人叹为先见先知了。

  《恒娘》篇中原意是讲“变憎为爱之术”,可是我们却能够从中看到着装形象受众对于着装形象所带来的刺激的反应。人们的普遍心理是,对以前未曾见到和好久未见到的形象最为敏感。因为任何激动人心的事物,连续对人心理进行刺激,也会使接受者(这里包括着装者本人)的心理感受觉知形成迟钝反应。这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是一致的。有时,稍微改变一下原有事物的组合方式,就会又令人重新产生奇异的感觉。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曾在观察动物时发现,能引起大鼠强烈反应的,不一定是新的刺激物,还有很多时候是已熟悉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的组合。

  作为服饰来说,对人刺激的强度如何确定呢?这就需要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在书中描绘道:吉提姑娘希望以玫瑰色的艳丽裙袋压过安娜的丽质与神韵,却未想安娜利用了黑色,她那“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长袍上,镶满了威尼斯的花边”,“在她乌黑的头发中间,有一个小小的三色紫罗兰花环,在白色花边之间的黑缎带上也有着同样的花……”沉稳、庄重、典雅、高贵的黑色调服装,再配上俏丽中含着端庄的紫罗兰,一下子与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贵妇名媛们形成强烈对比。这一“异”,在服饰心理学上有着典型的意义。

  恒娘与安娜,虽分处在东、西方,但在服饰心理学中的独到见解,都会给我们以启示。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