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哪个女人对时装不在乎?

  多数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过分注意穿着是唧唧歪歪的小女人行径,于是她们压抑对时装的欲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高智商的符号。其实何必呢,我们没有理由抗拒成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至于智商,光看衣服谁知道?

  2002年《律政俏佳人I》以9650万美元的收入成为票房黑马(要知道它的成本只有1800万美元),光这一点就可见制片商是多么希望有人意识到:穿着时尚前卫的人并不见得只能靠脸蛋吃饭。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在生活中极其讨厌所谓的粉红女郎,那些在身上到处装饰着娇艳炫目的粉彩和卡通图案的女孩子,被我恶毒地称为“Hello Kitty版圣诞树”。但是在接连两集的电影中,最新出炉的美国甜心宝贝瑞西·威斯彭却能把这种物质女郎可爱慧黠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我对这类人的智商歧视。

  在去年推出的《律政俏佳人II》中,最富戏剧性的人物要数一开始就不断反对女主角的那个严肃冷酷的铁腕女议员摩甘,故事的后半部分竟然安排她拥有所谓的时尚姐妹会的背景,并因此与女主角化敌为友。听起来很可笑吧?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这样不可以貌取人的案例。

  其实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穿着品位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事实上也果真如此,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把过于迷恋装扮自己的人看做轻浮、浅薄、虚荣、自恋。所以,大多数office里会规定女职员不允许穿过于短的裙子、不许穿过于暴露的上衣、不许化过于浓艳的妆……

  当然,人们会编出类似穿着花哨而暴露的女人在作风和智商方面令人怀疑的舆论,通过这类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尤其是女人们保持一种严肃而保守的形象,这种威胁的结果就是——女人们的绝大多数选择无辜地成为牺牲品。

  因此很多人故意用一些看似保守的衣服掩饰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与浅薄的时尚和轻浮的品位毫无关系。大多数从事政治、经济和法律等职业的女人总是板着一张严肃而乏味的面孔,穿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深色套装,可事实是她们仅仅是因为这种约定俗成的形象规定不得不把自己打扮成那样。

  在我工作的写字楼里聚集着各个公司西装革履的高级白领,这些一丝不苟地梳着发髻穿着套装的女人,在我们看来与所谓时尚毫无瓜葛,她们之间惟一的区别是套装的颜色和裙子的长短。

  结果有一天,我所在的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姑娘长得不难看,身材也颇为赏心悦目,只是问题出在品位上。她总是不识时务地在上下班高峰期穿着粉嫩的小圆点超短洋装进出写字楼,方圆十米之内浓郁而甜腻的香水味就能宣告她的到来。

  结果是这位大小姐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与带着猥琐坏笑的男人们不同,女人们忽然变得出乎意料地同仇敌忾,她的年龄、品位、化妆、香水甚至婚姻状况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看来对时髦漠不关心的女人竟然对所谓流行时尚了如指掌。她们观点清晰地分析LV和Prada的区别,也能够明确地判断Givenchy的“粉红宝宝”香水与Anna Sui新款香水之间甜度的不同……

  这让我颇为感慨,原来女人的天性中就有对于所谓流行时尚不由自主的迷恋,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她们不断地被告知别太扎眼、别太突出、别太讲究穿衣打扮,于是这种欲望不断地被压抑,以至于变成只能想不可说的禁忌——就像情欲。

  所以,永远不要相信女人不在乎服装的花言巧语,她们即使再真诚地赌咒发誓对所谓流行时尚真的没有感觉,但在内心深处还是会成为时装的奴隶。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多数情况下只认衣衫不认人的时代,人们对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

  我的一个做舞台服装设计的朋友曾经跟我讲过她见导演的三部曲:第一次见导演要穿得漂亮点,首先给他一个好印象,要不然,一个设计师自己都穿不利索谁能够对你放心?第二次见导演要穿得比第一次更漂亮,进一步巩固导演对你艺术品位的信任;第三次见导演,反而应该穿得朴实一点,免得导演认为你就会花枝招展地打扮不干实事儿。

  这是我听到过的关于服装的最生动的议论,我认为这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平时的她,总是一副懒散随意的样子,没想到对穿着竟会有这样睿智的理论。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