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花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轧花工业生产的棉花、棉短绒的包装。

1 包型

1.1 轧花工业应用打包机将松散的棉花、棉短绒压缩成长方体并进行包装。

1.2 棉包尺寸标示见图1。


图1

L—棉包长度;B—棉包宽度;H—棉包高度

1.3 棉包尺寸按表1中的规定。

                                            表1                                          mm

型号

L

B

H

800

400

600

1060

530

780

2  棉包重量

2.1 棉包重量是指毛重,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表2                                             kg

型号

基本包重

极限偏差

85

±5

200

±10

国家标准局 1986-11-03发布                                                 1987-06-01实施

GB/T 6975-1986

2.2 棉花回潮率应符合GB 1103-1999《棉花(细绒棉)》的规定。

3 包布

3.1         棉包各表面必须用纺织品包装严密。根据GB 3538-83《运输包装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的规定,棉包六个面的标示方法如图2所示。包布有4部分组成:“包身”是指棉包上面1和两侧面2、4的包遮布;“包底”是指棉包下面3的包遮布;“包头”是指棉包两端面5、6的包遮布。

 


图2

3.2 棉包的包身和包底应采用符合GB 406-78《本色棉布技术要求》规定的101号粗平布,或同材质专用幅宽的包布;包头应采用符合GB 406-78规定的128号中平布,或同材质专用幅宽的包布。短绒包装的包身和包底允许采用符合GB 736-81《麻布的技术条件》规定的6号麻布。

3.3 包头和包身、包底的接缝须用本色棉线绳缝合,针距不大于25mm。

3.4 允许包头和包底不缝,采用压包头布的包装方法,但两端必须各有一根包索压紧包头布。

4 包索

4.1 Ⅰ型棉包的包索应采用符合GB 3084-82《棉花打包用低碳镀锌钢丝》规定的公称直径为2.8mm的低碳镀锌钢丝。

允许采用直径为2.5mm的低碳镀锌钢丝。

Ⅱ型棉包的包索应采用符合GB 3522-83《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规定的截面为1×(19~20)mm、抗拉强度为40~60kg/mm2、伸长率不小于16%的发蓝钢带。

允许采用截面为(0.7~1)×(19~20)mm的高强度钢带。

允许采用直径为4.5mm、抗拉强度为39~47kg/mm2、伸长率不小于16%的低碳镀锌钢丝。

4.2 包索捆扎根数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表3                                           根

型号

捆  扎  根  数

低碳镀锌钢丝(直径)

碳钢钢带(截面)

高强度钢带(截面)

2.5mm

2.8mm

4.5mm

1×(19~20)mm

(0.7~1)×(19~20)mm

11~12

10~11

 

 

 

 

 

11~12

10~11

8~9

GB/T 6975-1986

4.3 包索的排列要均匀,包索的结扣应牢固、可靠。钢丝的结扣方法通常采用双圈套结法。钢带的结扣方法通常采用子母搭结法。

5 标志及内在质量

包装标志及内在质量应符合GB 1103-1999第9条规定。

附 录 A

(补充件)

A.1 在选用棉包尺寸时除了主要采用Ⅰ、Ⅱ型棉包外,也允许采用1400×530×700(L×B×H)mm包型尺寸。

A.2 该棉包重量227kg,极限偏差±10kg;密度450kg/m3。

A.3 该包型用包布、包索及其他要求与标准中Ⅰ、Ⅱ型棉包规定相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棉麻局提出。

本标准由商业部郑州棉麻加工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广戚。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Rules for rounding off of numberical values

UDC 511.1/2 GB/T 8170-1987

本标准适用于科学技术与生产活动中试验测定和计算得出的各种数值。需要修约时,除另有规定者外,应按本标准给出的规则进行。

1 术语

1.1 修约间隔

系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即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即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1.2 有效位数

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他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

例1:35000,若有两个无效零,则为三位有效数,应写为350×102;若有三个无效零,则为两位有效数,应写为35×103。

例2:3.2、0.32、0.032、0.0032均为两位有效位数;0.0320为三位有效位数。

例3:12.490为五位有效位数;10.00为四位有效位数。

1.3 0.5单位修约(半个单位修约)

指修约间隔为指定数位的0.5单位,即修约到指定数位的0.5单位。

例如:将60.28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得60.5(修约方法见本规则5.1)。

2 确定修约位数的表达方式

2.1 指定数位

a.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n位小数;

b.指定修约间隔为1,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

c.指定修约间隔为10n,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十”、“百”、“千”……数位。

2.2 指定将数值修约成n位有效位数。

3 进舍规则

3.1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例1: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1。

例2:将12.1498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得12。

3.2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GB/T 8170-1987

例1: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102(特定时可写为1300)。

例2:将1268修约成三位有效位数,得127×10(特定时可写为1270)。

例3:将10.502修约到个数位,得11。

注:本标准示例中,“特定时”的涵义系指修约间隔或有效位数明确时。

3.3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0)则舍弃。

例1:修约间隔为0.1(或10-1)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1.050          1.0

0.350          0.4

例2:修约间隔为1000(或103)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2500     2×103(特定时可写为2000)

          3500     4×103(特定时可写为4000)

例3:将下列数字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0.0325         0.032

           32500      32×103(特定时可写为3200)

3.4 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对值按上述3.1~3.3规定进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面加上负号。

例1: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十”数位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355     -36×10(特定时可写为-360)

                       -325     -32×10(特定时可写为-320)

例2:将下列数字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365     -36×10(特定时可写为-360)

 -0.0365          -0.036

4 不许连续修约

4.1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按第3章规则连续修约。

例如:修约15.4546,修约间隔为1

正确的做法:

15.4546→15

不正确的做法:

15.4546→15.455→15.46→15.5→16

4.2 在具体实施中,有时测试与计算部门先将获得数值按指定的修约位数多一位或几位报出,而后由其

GB/T 8170-1987

他部门判定。为避免产生连续修约的错误,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4.2.1 报出数值最右的非零数字为5时,应在数值后面加“(+)”或“(-)”或不加符号,以分别表明已进行舍、进或未舍未进。

例如: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为16.50;16.50(-)表示实际值小于16.50,经修约进一成为16.50。

4.2.2 如果判定报出值需要进行修约,当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后面无数字或皆为零时,数值后面有(+)号者进一,数值后面有(-)号者舍去,其他仍按第3章规则进行。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个数位后进行判定(报出值多留一位到一位小数)。

实测值         报出值         修约值

15.4546      15.5(-)       15

15.4546        16.5(+)         17

17.5000        17.5             18

-15.4546     -(15.5(-))      -15

5 0.5单位修约与0.2单位修约

必要时,可采用0.5单位修约和0.2单位修约。

5.1 0.5单位修约

将拟修约数值乘以2,按指定数位依第3章规则修约,所得数值再除以2。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或修约间隔为0.5)

拟修

约数值

乘2

2A

修约值

A

修约值

(A)

(2A)

(修约间隔为1)

(修约间隔为0.5)

60.25

120.50

120

60.0

60.38

120.76

121

60.5

-60.75 -121.50 —122 -61.0
5.2 0.2单位修约

将拟修约数值乘以5,按指定数位依第3章规则修约,所得数值再除以5。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或修约间隔为20)

拟修

约数值

乘5

5A

修约值

A

修约值

(A)

(5A)

(修约间隔为100)

(修约间隔为20)

830

4150

4200 840
842

4210

4200 840
-930 -4650 -4600 -920
GB/T 8170-198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传义。

本标准委托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