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一]

 
《西游记》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所说的“火焰山”就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在吐鲁番以东约20公里有一座古城遗址,就是著名的高昌故城。该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东晋初,前凉张氏在此设高昌郡,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此后二百年间,随着丝绸之路繁荣度由南路向北路转移,此城逐渐成为敦煌以西“丝绸之路”北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公元640年,唐太宗在该地区设立西州,后又设安西都护府。到了七、八世纪中叶,该地区已成为自凉州以西最大的城市。著名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便是发掘于此。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东南约60公里处,由两个墓群组成,即阿斯塔那与哈拉和卓(即高昌)。它们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它们均距火焰山不远,基本相接。二十世纪初,这两处墓地曾先后遭到英、俄、德、日等国掠夺者的疯狂盗掘,有不少纺织品已被带至域外,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日本若干大学的博物馆中。

  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出土的丝织品中,锦、绮、绢、纱、罗、刺绣、染缬等品种齐全。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品种,如织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品种。唐锦发展顺序可依次分为: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纹经锦,隋或初唐时期的斜纹经锦,盛唐时期的斜纹纬锦、织金锦等。平纹经锦是我国传统的织锦,到了唐代数量已明显下降,大量出现的是隋代前后兴起的斜纹经锦。由于受西域纺织技术的影响,此时又出现了斜纹纬锦。它们采用双根加有反手向“Z”拈(内地为正手向的“S”弱捻)的经线作夹经,经捻强于纬捻,经线排列也比纬线稀疏,用粗而宽的彩色丝线作纬,并由纬线显示织物的图案。对织物纹样的变化来说,采用色梭的替换比中国传统的牵经线法更为方便灵活,因而突破了传统经锦花型循环较小的局限,可织出大块面积的图案。在阿斯塔那墓群中就发掘了不少这种纬锦。

 


  这件“胡王”牵驼锦是一件我国传统的平纹经锦,出土于高昌延昌二十九年(公元589年)唐绍伯墓中。整个图案以联珠圆环组成。在环内以朱红、墨绿、土黄三色显示一幅美丽的图案:一个商人执鞭牵驼来到泉水边,清澈的泉水中倒映出他完整的身影。织匠把商人在漫漫黄沙中发现泉
 
水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这幅织锦中还织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汉字“胡王”,由此可推测,织匠很可能是汉人,也许来自中原。

  吐鲁番出土的织锦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覆盖死者的脸部,称为“覆面”。这件盛唐时期的联珠猪头纹锦覆面就是典型的斜纹纬锦,色彩明快活泼,猪头上翘起的獠牙与几何形的眼睛极富装饰性。这种野猪头的形象来自中亚萨珊波斯艺术。猪在崇尚武功的波斯拜火教中被视为伟力拉格那神的化身,备受尊敬。野猪头纹出现于中亚的时期,先于七世纪中叶的伊斯兰化,因此,在中国发现的此类文物,也大体集中在这一时期。随着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这种以伊斯兰教中被视为不洁之物的猪为纹样的织锦图案逐渐消失。

                        来源:
www.scitom.com.cn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