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凉山州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州蚕业工作会议精神,克服茧丝市场不稳,蚕农信心不足,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养蚕劳动力紧缺等诸多困难,狠抓蚕业基础建设,全面落实科技兴蚕措施,加大富民惠民扶持力度,在全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州蚕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蚕茧增产、蚕农增收、基础稳定、产业发展的好成绩。
一是蚕业生产基础扎实。去冬今春以来,各县市狠抓以中耕除草、施肥灌水、修枝整形、清洁桑园、良桑嫁接、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桑园冬春管理工作,全州嫁接良桑3650万株,新建优质桑园22116亩,新建小蚕共育室371间,新建和技改大蚕房11900间,养蚕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是蚕业生产态势良好。春夏两季全州养蚕22.17万张,产茧19.54万担,比去年同期净增1500担。正秋发种13.5万张,预计产茧12万担,三季产茧预计可达31.5万担。
三是落实惠民政策,蚕农收入稳步提高。春夏两季蚕农收入1.758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800多万元,鲜正茧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8元/公斤。宁南县春夏两季二次返利惠农246万元,德昌县蚕农桑葚收入200多万元。由于正秋鲜正茧中准级收购价格上调13%,达到17.5元/公斤,仅此一项蚕农可增收900万元以上。
四是蚕种生产顺利进行,蚕种冷库作用显现。全州现已生产一代杂交种67万张,与省内同行相比,无论生产总量还是蚕种质量都名列全省前矛。尤其是蚕种冷库的建成投产,不仅解决了蚕种出入库远距离运输的安全隐患和困难,而且还为各县市调运蚕种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是茧丝价格有所回升。目前,茧丝供求关系变化较大,茧丝市场看好、价格回升、形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