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蚕桑故事说春秋(二)

吴楚蚕桑大战
  
  这则故事出于《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名伍员,原来是楚国人。伍父奢是楚国忠臣,因进谏得罪了楚平王,与长子伍尚一起被害。伍子胥只身逃出楚国,流亡到吴国,后来帮吴国打败了楚国和越国。其时,楚国的边境县钟离和吴国的边境县卑梁相邻,两地都种桑养蚕。一次,两边的采桑女因争夺桑叶发生纠纷,引发起边民冲突。楚平王闻讯大怒,即派兵攻伐。吴国当然也不甘示弱,派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伐楚。一场蚕桑大战,结果吴国获胜,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战国诸侯各国对蚕桑的重视,为了争夺几张桑叶,不惜兵戎相见,可见“蚕茧大战”古已有之。
  
西施浣纱
  
  伍子胥借大军事家孙武助吴王阖闾灭楚后,又助吴王夫差败越,俘越王勾践为人质。越王卑躬屈膝,侍奉吴王,获得吴王信任,被放回。归越后,越王卧薪尝胆,用大夫文种、范蠡游遍国中,终于在苎萝山下(即今浙江诸暨)发现二美女在若耶溪畔临江浣纱(即漂洗丝织物),一个姓施(因住西村,故称西施),一个叫郑旦。这二人花容月貌,不啻并蒂芙蓉。范蠡以百金聘之,使老乐师教以歌舞,化妆和仪态,教习3年,技态尽善,献之于吴王。吴王夫差一见,疑是神仙下凡,魂魄俱醉。从此吴王迷恋女色,终日玩乐,国势日衰。
  
  从这些故事中印证了战国时期的蚕桑生产,非但在黄河流域繁荣昌盛,地处江南的吴(江苏)越(浙江)楚(湖南、湖北)亦已非常发达。这与地下出土文物是一致的,可以说故事没有夸张,而是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重大变革时期,学术、思想界空前活跃,名家辈出,形成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工农业生产亦由于冶炼的进一步发展突飞猛进。所以,春秋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出土丝绸和丝绸有关的文物也特别丰富,其中包括青铜器上蚕桑图案和保存非常完好的丝织品实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封建时代的墓葬制度虽有残酷剥削、迷信愚昧的一面,但它却给了后人(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无穷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否则,我们在这里讲丝绸文化,只能空口说白话了。
  
  丝织品实物是最直接、最能说明当时丝绸生产面貌的了。战国丝织品出土很多,笔者曾亲眼见到过湖北荆州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绸文物,真是令人不禁瞠目,想不到我们的祖先在2500年前已能织出这样高水平的产品来,真使我们这些现代丝绸工作者汗颜。品种有绢、纱、绮、罗、绦、锦等多种门类,地纹大多是几何变化图形。它的绣品非常精彩,其中有一幅龙凤虎纹绣罗,可说是它的代表作,猛虎张牙舞爪,龙凤穿插飞舞于扶桑之间,形态夸张而生动,精美绝伦,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艺术角度来看,均堪称佳作。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