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口岸进口的腈纶丝束日趋增多,产地各不相同,质量差异较大,尤以进口墨西哥产某品牌腈纶丝束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干伸长率、含油率超出合同规定范围、僵丝、卷曲成型不良、丝束中存在或纺织加工中易产生粉末纤维等,粉末纤维是丝束或纤维中夹带的长度小于6毫米的纤维屑,一般由粗纤维组成,是外观疵点的一种。它的存在和产生有时可引起皮肤刺痒、红斑与丘疹;在加工使用过程中不采用防护措施时,可引起上呼吸道、眼等粘膜刺激症状。如发炎、多痰、咳嗽、喉痒及支气管病变。粉末纤维的产生恶化了机台的清洁和生产环境卫生状况,不利于成纱及其产品质量的提高,损害了企业声誉;同时降低了纺织各工序的制成率,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纱线上带有粉末纤维,浆纱时将影响其质量;染色时,将增加染化料的消耗,烘干后需打击除尘,并易产生色泽差异等质量问题。为此,笔者对进口腈纶丝束粉末纤维的成因及控制作一分析探讨,以引起有关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影响粉末纤维产生的因素
1、原液质量:聚合物中第二单体含量低;原液温度高。平均分子量低;原液中聚合物含量高;杂质含量高;气泡未脱净;
2、纺丝工艺:凝固浴温度太低,丝束成形不完全或凝固浴温度太高,丝束成形太快,皮心结构不同,卷取时被拉断均可形成粉末纤维;纺低纤度纤维,凝固浴若采用小流量,而纺高纤度纤维,凝固浴若采用大流量,粉末纤维均可增加;喷丝头负拉伸太小,卷取时被拉断,烘干后产生粉末纤维;二氧化钛消光剂加入量过高,纤维可纺性差,断头多,易产生粉末纤维;油剂含量过低,在高速环锭纺纱时对纤维的保护不够,就会造成过度摩擦和毛丝现象,使得纱的强度降低并产生粉末纤维。丝束烘干过程中致密化程度差或含水率高时,出现硬并丝、过度卷曲丝和粉末纤维,过度卷曲丝在后加工过程中被拉断,易产生粉末纤维;拉伸比太大,拉伸蒸汽温度太低,纤维拉断成毛丝,烘干后成粉末纤维。
3、设备状况:瓦形喷丝头四角易产生“胡子丝”,粉末纤维增多;拉伸罗拉、蒸汽拉伸板、导丝架将纤维刮伤、刮毛而产生粉末纤维;凝固浴双溢流比单溢流时凝固浴浓度差小,粉末纤维少。
4、操作管理:纺丝过程中的头尾丝未经拉伸,若未及时清除,带往后工序,易产生粉末纤维;纺丝过程中的绕辊毛丝钩除后,但未清除,附着在丝束上以及凝固浴中喷丝头及组件漏原液,造成并丝,拉伸中未被拉伸,经烘干后产生粉末纤维。
三、粉末纤维的试验方法
1、仪器和工具
最小分度值为0.1g和0.1mg的天平;剪刀;50CMX80CM的光面黑板;镊子;刷子。
2、试验步骤
从试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均匀剪取纤维共100g(精确到0.1g),用手拿起纤维并抖动使其中的粉末纤维充分落在黑板上,用镊子将落下的其它疵点拣去,收集粉末纤维并称量(精确到0.1mg)。
3、结果计算
Q=W1/WX100 左式中Q:粉末纤维含量(mg/100g);W1:粉末纤维质量(mg);W:试样质量(g)。
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按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4、注意事项
剪刀要锋利,剪取试样时力求一次将丝束剪断,以免多次剪样增加粉末纤维,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
四、粉末纤维的预防措施
提供质量合格的原液,一步法原液中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不能低于60000,原液中聚合物含量不超过13.4%;原液中含杂质要少,泡沫要脱净,溶剂防止被污染,加强过滤,以使杂质含量尽可能少;按品种选择纺丝成形条件,适当增大喷丝头负拉伸,控制在65%以上;严格控制凝固浴温度不要过低或过高,以及原液与凝固浴温差不要太大;二氧化钛加入量稳定合格,研磨瓷球强度足够;一般说,纤维电阻值愈小愈好,纤维的含油率要求在0.3%-0.5%,电阻值和含油率要求稳定;卷曲压力,温度调节适中,防止过度卷曲;纺丝与后加工设备光洁度足够,无锐棱快口;改变凝固浴槽结构,提高凝固浴均匀性;加强操作管理,头尾丝、未拉伸丝、绕辊钩下的毛丝不能带入后工序;消除凝固浴槽中喷丝头与接头漏原液。在纺织加工中要加强温、湿度控制,保证吸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机台的清洁卫生工作。
五、结语
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确保企业的声誉,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生产厂或出口商应提供高质量的腈纶丝束;进口或加工使用企业应选择信誉好的供货商,挑选好的供货渠道,不要一味地追求低价格的原料而得不尝失。要选购适应自身设备特点的原料,进口腈纶丝束到货时应及时与当地的检验检疫机构联系检验事宜,企业也应加强原料进厂验收入库的把关。加工使用企业应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管理的关键工序,进行事前控制,以防为主,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应等后道或客户反映有质量问题时才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更不应在外商因产品质量问题提出索赔时才重视原料质量及工艺、机械设备状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