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Viloft纤维系列服装面料的开发

                                 摘要:  介绍了维劳夫特纤维(Viloft)用于服装面料的基本特性和纺纱时的工艺特点,重点指出了该纤维和纤维混纺时应打破传统的并条混棉工艺,采用圆盘混棉、必不可少的多仓混棉工序以及三道以上的并条混和,才能使成纱质量得以提高。列出了并条混棉和圆盘混棉两种工艺路线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维劳夫特纤维纱毛羽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重点介绍了正面为涤棉纱、反面为维劳夫特和中空纤维混纺纱的经二重组织织物特殊织造工艺以及印染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圆盘混和;并条混和;多仓混棉;毛羽;措施;织物;织造;印染   
    维劳夫特纤维(Viloft,以下代号为 V)是近年才问世的新型保暖性和舒适性俱佳的环保型纺织原料,所用木材是专门经过生态培育的,用溶剂法生产,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
    维劳夫特纤维规格为 2.4 dtex ×38 mm,干强 17 cN /tex ~ 21cN /tex,干伸长 19%~ 23% ,湿强 9 cN /tex~12cN /tex,湿伸长 25% ~30% ,吸湿 95% ~105% ,纤维截面扁平度(长宽比)为 5∶ 1。
    扁平状结构纤维比圆形截面纤维易在纱线结构中造成大量间隙,能使纱线和织物手感柔软、导湿透汽、蓬松、保暖性好、穿着轻盈和舒适,并且易洗涤打理。经测试,维劳夫特纤维与中空纤维制成的混纺织物( V /T中50/50)透汽性稍逊于中空织物,大大优于纯棉和丙纶织物;30 min 导湿综合值远远高于纯棉、中空和丙纶织物;2 min厚织物热阻值以维劳夫特与中空混纺织物为最好,优于纯棉、中空和丙纶织物;水汽吸收速率稍逊于纯棉织物,大大优于中空和丙纶织物;在 1.5 蓬松度方面,稍逊于中空织物,大大优于纯棉和丙纶织物。总之,维劳夫特纤维混纺织物兼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优点,制成的服装有非常良好的舒适性。
1 两种纺纱工艺流程及对比试验
    以 V /T中50/50 18 tex混纺纱为例进行介绍,中空纤维规格为 1.67 dtex×38 mm。
1.1  纺纱工艺流程(以机器型号表示)
1.1.1  并条混棉

1.1.2  圆盘混棉
    维劳夫特纤维和中空纤维:A002D→FA022(六仓)→A036C(梳针)→A076C→A186D→FA311( 三道)→A454→P1294B(或 FA506)
1.2  并条混棉与圆盘混棉成纱对比(见表 1)

2  各工序生产技术要点
2.1  纺部
(1)清棉:相对于普通,打手速度降低10% ;稍重加压、短流程。
(2)梳棉:适度低的张力;防止棉网断裂,除尘刀反装;中等车速和低于 20 g/5 m 的定量。
(3)并条:三道均 6 根并合;罗拉隔距要比纺正常涤棉混纺纱大 2 mm  ~ 4 mm;头并后牵伸 1.7倍 ~ 1.9 倍;末并后牵伸 1.1 倍  ~ 1.2 倍;喇叭口适当偏大;注意解决缠胶辊现象。
(4)粗纱:适当重加压;稍大捻系数,但以不出“硬头”为准。
(5)细纱:总牵伸 25 倍左右;后牵伸 1.2 倍左右;捻系数 370~ 390 之间;最好用较重的钢丝圈和 PG2/1 3851 型钢领。
2.2  织部
    以经纱为 T/C 18 tex,V /T中18 tex,纬纱为 T/C 18 tex,经密为 692 根 /10 cm,纬密为 314.5 根 /10 cm,幅宽为 156 cm 双面纱卡为例。
2.2.1  设计思想
(1)在材料选取上,经纱采用维劳夫特和中空纤维混纺纱与涤棉混纺纱,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的优异性能,使纤维之间能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改善产品外观、手感、功能等,达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开发具有保暖特色的高档服装面料。
(2)采用经二重组织织造,纱线成重叠状配置,从而增加织物厚度与重量,又可使织物表面细致,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组织、不同的花纹。两个系统的经纱使不同纤维能有效体现各自的优点,相互取长补短。正面为涤棉混纺纱,使布身挺括,产品保形性及尺寸稳定性好,洗后不变形。反面为维劳夫特和中空纤维混纺纱,使面料贴身穿着舒适、保暖、吸湿散湿快。V /T中50/50 18 tex纱比 T/C 63/35 18 tex 纱染色性能好,染色后织物正反面具有深浅对比色,光泽柔和典雅,使织物更具新奇感。
2.2.2  生产工艺
(1)络筒:采用 1332M 型络筒机,槽筒速度1600 r/min,张力片重 7 g±0.1g,电清参数 10D ×1.5L。
(2)整经:采用贝宁格整经机,整经头份 T/C65/35 18 tex为 693 ×6 +692 ×2,V /T中50/50 18tex为 693 ×6 +692 ×2。
(3)浆纱:采用双浆槽浆纱机,其中一个浆槽浆液配方加入易褪色蓝色染料。涤棉混纺纱通过不带色浆槽,V /T中50/50 18 tex 纱通过带色浆
槽,两种纱线之间穿绞线。两种纱线浆纱配方相同,上浆率均为 14% 。
(4)穿筘、穿综:地组织为 3,4,5,6,7,8,9,10,其中 3,5,7,9 穿白色的涤棉混纺纱,4,6,8,10穿 V /T中50/50 18 tex纱。边组织为 3,6,4,5,其中 3,4 穿白色的涤棉混纺纱,6,5 穿 V /T中50/5018 tex纱。废边为 1,2。地组织、边组织穿筘都为4 入,废边 2 入。(5)织造:采用 G1724A-210 型剑杆织机,开口时间 320°,投梭时间送纬剑 67°,接纬剑 65°,后梁高度 90 mm,停经架位置 9 mm。
2.3  织造生产体会
(1)因经纱系统较复杂,生产过程中整经、穿筘、织造的挡车难度都会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浆纱难度最大。整经时,两种纱线单独开经轴;浆纱采用双浆槽浆纱机,其中一个浆槽浆液配方加入易褪色染料,这样便于穿筘工在穿筘时分清不同经纱,能准确地按规定比例排列纱线,同时也便于织机挡车工分清不同的接头纱。但需要加强各工序挡车工水平,特别是浆纱工、穿筘工的操作水平,保证织轴质量,有利于提高织机效率和产品质量。
(2)通过试验数据得知,加入蓝色染料对维劳夫特混纺纱上浆率有所影响,白色纱比蓝色纱上浆率高 1.4% ,故在带色浆槽的上浆率应偏大掌握。
(3)维劳夫特纤维抱合力较差,因此 V /T中50/50 18 tex纱强力低于 T/C 65/35 18 tex纱,织造过程中蓝色纱的断头率比白色纱高,因此,需适当调整综框高度以减少纱线断头。
(4)以此设计为基础,可以生产不同比例经纱排列的品种,还可利用组织变化织造经起花织物等。
(5)由于不同纤维的吸色性不同,织物正反面呈明暗对比色,以此为出发点,利用不同色调,可设计成经向条隐或经纬向交织格子,使织物外观有朦胧美感。
(6)通过后处理可使织物向双重功能方向发展,如抗菌、保暖。
3  后整理注意事项
3.1  烧毛

    维劳夫特与棉混纺织物可用纯棉织物烧毛法。但维劳夫特与涤混纺织物忌用平板烧毛法,染后烧毛较好。
3.2  退浆和煮练
    这两类织物上浆一般采用 PVA 或 PVA 与淀粉浆。淀粉浆可用酶退浆后碱煮练。松弛煮练温度要低于 75 ℃ ,绳状煮练要加入防皱剂。
3.3  丝光
    含维劳夫特纤维的织物一般不能进行丝光加工。在其他碱处理时浓度要低于4% 。
3.4  漂白
    这两类织物都能用氧漂或氯漂。浓度一般为涤棉混纺织物的一半,维劳夫特棉混纺织物用次氯酸钙较好,如果织物含杂高,最高浓度和棉织物接近。若使用荧光增白剂应采用对所有纤维都起作用的增白剂。
3.5  热定形
    一般维劳夫特与纤维混纺织物的热定形处理工序要放在水洗、漂白后、染色工序前。条件为温度 180 ℃~190 ℃ ,时间 20 s~30 s。
3.6  染色
    维劳夫特与涤混纺织物染色时只染涤或只染维劳夫特,可获条影或留白效果,条影效果好。连续染色用分散活性染料,热熔染色法。维劳夫特与棉混纺织物可用同样染料印染,两纤维染色深度有差异。如高温型活性染料染色维劳夫特颜色比棉深,多数直接染料和还原染料染维劳夫特颜色比棉浅。
3.7  印花
    维劳夫特与涤混纺织物用分散染料混合物色牢度好;用分散还原混合物或分散活性混合物色牢度最高。维劳夫特与棉混纺织物用一般印花技术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3.8  后整理
    维劳夫特与涤混纺织物一般用小剂量的树脂整理。维劳夫特与棉混纺织物用浸轧树脂液,部分烘干后,在拉幅机上超喂,比成品宽 1.27 cm~2.54 cm,并在温度 135 ℃~160 ℃ 时处理 3 min~5 min。
3 结束语
    维劳夫特纤维吸湿透汽,服用性能好,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决定了其与 Tencel、棉、毛、麻和各种(细特、阳离子等)纤维广阔的混纺性。目前,我公司已经完成了维劳夫特纤维和 Tencel、棉、阳离子纤维混纺纱产品的开发,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