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V型牵伸装置在DTM129细纱机上的应用

                                 1  前言
    我公司曾从1991年开始,在22台1294B型细纱机上使用气动加压V型牵伸装置。但因受机型和改造厂家制造精度等因素影响,暴露出一些问题,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但它却以先进的牵伸形式,优良的成纱质量(如:当年陕西省纺织公司随机抽样,T/C65/3513.1tex条干CV值达14.6%),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我们也从中积累了大量的安装及实践经验,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探索V型牵伸装置的信心。2002年,我们公司购进了26台马佐里(东台)公司的DTMl29型细纱机。配置了气动加压V型牵伸装置。通过近一年的使用,它以稳定的纺纱性能,优良的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牵伸结构及工艺特征
2.1  牵伸装置配置采用三罗拉曲线(V型)——直线牵伸,上短下长皮圈,T形曲面下销,用直径25mm微波精制镀铬人字斜齿下罗拉(中下罗拉为菱形滚花),气动摇架及上肖,中、低弹性上罗拉。
2.2  牵伸工艺特点
2.2.1  后区牵伸工艺
    该牵伸特点是把后罗拉中心抬高12.5mm,后上罗拉后移25mm左右,使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中心线与前、中、下罗拉连线形成25度左右的夹角,从而使后区形成一个曲线牵伸区。这种配置减少了粗纱须条在后区牵伸中的捻回重分布现象,并使其保留较多的剩余捻回,保证喂入前区牵伸的须条结构紧密均匀,与前区摩擦力界形成良好的配合,从而形成稳定一致的摩擦力界分布。
2.2.2  前区牵伸工艺
    前区牵伸与SKF一样,采用T形下肖,后曲面弧较大,后曲角较小,可减少罗拉与下肖后端的皮圈下凹现象。前中下罗拉中心距为43mm左右,从而获得比较小的浮游区。再配上软弹(60度左右)胶辊,致使变速点前移,更有效的控制浮游短纤维,保证了成纱条干水平的稳定。
2.2.3  牵伸区隔距选用
    采用较小的后区中心距(43mm-45mm),但因上罗拉后移,中后罗拉的握持距仍保持在68—70mm,并且有14mm左右的粗纱紧贴在后下罗拉表面,大大加强了牵伸过程中对浮游纤维的有效控制,缩小了牵伸后区的非控区长度,以平衡须条的牵伸力,从而获得较理想的预牵伸,有利于降低成纱的牵伸力和条干不匀率(表1)。

2.3  气动加压及气动摇架特点
2.3.1  摇架的加压统一由气囊控制,并按定比例分配在三根罗拉上,压力稳定可靠,吸振能力强,在机器高速运转时仍能保持钳口的稳定,并且无疲劳衰退问题。
2.3.2  通过压力表显示,可进行集体无级调压,皮辊反复磨砺后,直径发生变化,也不用调校摇架,而只需通过气阀调压,方便简捷。
2.3.3  当气囊压力定值时,可通过改变销轴位置而得到不同的压力值。
2.3.4  停车时,摇架不必抬起,可通过气阀实现半释压或全释压,重新开车时通过气阀施压,既可避免皮辊变形,又大大减少开车时的细节和断头的产生。
2.3.5  由于采用逆止阀,短时间(一般在4h左右)内停止供气,仍能正常生产。
2.3.6  上罗拉隔距可通过刻度显示调节,方便实用。
2.3.7  四连杆锁紧机构,自锁性强,加卸压方便。
2.3.8  摇架元件加工精度高,加压后可获得较高的罗拉轴线平行度,且维修简单,省时省力。
2.4  安装方法
2.4.1  首先确定气路位置,从而确定气路方向及进气管位置。
2.4.2  将摇架握持管滑座逐一放在罗拉座上,并用螺钉稍紧,隔距要基本一致,然后在键槽位置逐一置入键。
2.4.3  把摇架握持管逐一按顺序摆放好,并将压力板  (俗称小船)用专用工具放人握持管直径15孔内。然后把气囊管拉直,可在气囊管表面涂适量滑石粉,再将气囊管套人每个握持管内。特别要注意:
    A.握持管要按顺序且方向一致。
    B.气囊管两端要留足一定的余量。
    C.压力板一定要安装到位,不能脱落。
2.4.4  将装入气囊的握持管整根抬到机上已初步固定好的支杆下滑座上(需6人配合),逐一检查固定键是否有滑脱,检查握持管方向是否正确,并保持握持管间隙一致(一般为lmm左右)后,把滑座盖逐一装上并用螺钉紧固。
2.4.5  安装气路系统,包括握持管两端的阀头结合件、气路控制箱等。
2.4.6  试通气,检测气路系统有无漏气现象等,保证整个气路部分密封完好。
2.4.7  装摇架,逐只装上整台摇架,用螺钉稍加旋紧,注意要将摇架杠杆插人压力板孔内,摇架支座凸出部分凸台装入握持管直径12mm孔内,一定要使上罗拉平行且对齐下罗拉沟槽部分(因该摇架开档调节范围有限,故此项工作在安装时要重视)。
2.4.8  调整握持管与前罗拉的隔距,用专用工具调整前罗拉与握持管中心距为210±0.05mm
2.4.9  调整上罗拉隔距。
    A.前上罗拉调整,SDDA212ZP摇架有定位器显示刻度值,可按工艺要求根据显示值进行调整,也可用自制工具进行调整。
    B.中、后上罗拉隔距调整,可根据工艺要求按定位器显示刻度进行调节,也可用卡尺校正好专用工具后再用工具进行逐一调整。
    C.SDDA2122P气动加压摇架厂商出厂前,一般选用最常用工艺用专用模块及工装设备进行上罗拉隔
距的调整,如纺制的产品符合该工艺要求,可不对摇架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保证精度,减少保全工调整人为误差,亦可节约人力等。
2.4.10  调校摇架压力
    A.调整气囊总压力值为0.1MPa,注意调整时应从低向高调,并将牵伸部件全部装上。
    B.在摇架支架、支座后部之间放3mm厚垫片,螺钉稍微旋紧,取出垫片。如此逐一校正每只摇架,再调整摇架支架、支座前面之间的螺丝,并使摇架掀起后绝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C. 将摇架全部置于工作位置,然后用皮辊压力测试仪逐只校正摇架压力到工艺要求值,如此反复调校两次以上。开车运转两个小时后,再次复校压力两次,保证摇架压力测试仪显示值不超过标准值土5N。
    D.调压全部完成后,必须将螺丝紧固,保证弹簧垫片压平。
2.5  使用效果
2.5.1  我们开始安装时由于未按上述顺序进行,安装不但进度缓慢,且费时费力,影响整个细纱机的安装进度。通过不断实践后,按照以上方法操作,安装准确到位,精度高,进度快。开车很顺利,质量也很好。
2.5.2  成纱水平
A.同品种、同粗纱在弹簧摇架和气动加压摇架上的纺纱水平对比见表2。

2.6  结语
    通过一年使用,我们认为国产仿INA—V型牵伸装置,无论在设计上或是在制造精度上,已经可以满足纺制优质纱的要求。尤其是与我公司26台DTMl29型细纱机配套的SDDA2122P型气动摇架,从安装到使用至今无一损坏,100%达到安装工艺要求。它较好地体现了“重加压、强控制”的牵伸工艺理论,为充分贯彻“两大两小”的纺纱工艺路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纱质量水平高。虽然比弹簧摇架的购置费用略高,但装机后的维修费用很低,从综合综合效益的角度评价,仍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当然,气动摇架首次调压比较费时,调整上罗拉隔距用显示刻度值操作还有少许问题有待改进,也希望制造厂商进一步改进提高。我们也正准备加装过压、欠压保护装置,进一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