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显示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靴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字号钱庄的银钱票,最富有。从这个顺口溜中,可以知道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和四大恒是过去北京最著名的店铺。现在除四大恒不复存在外,其他依然是北京的主要商店。
内联升从创业至现在已一百多年了,在清代它主要经营贵族官吏穿的朝靴;民国年间,转营地主、资本家富有者喜欢穿的圆口缎鞋;解放后,开始面向劳动大众,既保留千层底布鞋老传统产品,又增添了大量各式男女新式皮鞋等新产品。
(一)内联升是赵廷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的。前店后厂自产自销。
赵廷县河北省武清县人,父亲在家乡务农。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在东四牌楼一家靴鞋店学徒。由于他为人聪明,又能吃苦耐劳,所以在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期间,学得一手好活计。他出师后,得到当时清朝一个官员的帮助,筹资白银万两,在崇文门内东江米巷(东交民巷)开办了内联升靴鞋店,取名内联升,内指“大内”,清政府,意即穿了我店的靴子就可联升三级。当时迷信的人多,愿意听到吉祥之词,内联升这个字号很迎合这些人当官的心理。
内联升开业后,生意很是兴隆。文官武将,大小官员,到内联升订做、购买朝靴的人络绎不绝。内联升的买卖,不仅是它的字号好听,更主要的是它家做的朝靴,选料真实,做工讲究,穿着好看舒适。这种朝靴不完全和戏剧舞台上的一亲友,底子略薄些,前头有点搬尖,后跟稍厚,青缎子面,厚千层底。当时的缎子以南京生产的黑贡缎质量最好,其特点是厚,色泽乌黑光亮,经久不起毛,但售价昂贵。内联升不怕多花钱,也专门从南京进黑贡缎。内联升每订做一双朝靴,都是量尺寸,试穿样子,修改制做成靴,不怕麻烦。有的一双朝靴要改几次,到顾客穿着随脚舒适满意为止。
内联升做满清政府官员的买卖,一般的小官小吏,都要亲自来店铺订做购买;而那些中、上级的官员,一般的都派人来,叫内联升去人为其量尺寸做朝靴。最初开业的几年,今年做朝靴,去人量尺寸,试样子,往返要跑好几趟;明年做朝靴,还要派人去,量尺寸,试样子。经过生产经营的实践,赵廷想出个既省事又可拉主顾的好办法,就是把清政府大小官员凡是在他店做过或是买过朝靴的人的姓名、年龄、住址、靴子尺寸、特殊爱好记入专门的帐中,叫做“履中备载”。有了这个履中备载,根据它的记载,派人把靴子送去,准保合脚。这种办法,不仅店铺省事少跑路了,而且也省去顾客很多时间,顾客也很高兴,主顾也就拉住了。另外,在当时好的朝靴经常作为一种礼品,馈赠亲友或下级送给上级。内联升有了履中备载,大大方便了送礼者,因为买了它管保管受礼者称心满意,从而内联升也能多做买卖。
(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攻进北京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北京烧杀抢掳无恶不作,内联升店铺全部毁于火。俟侵略军撤出北京后,内联升在灯市口迤西的乃兹府新址重新开业。但是在清王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时,内联升仍无法重振旗鼓。在乃兹府刚站住脚、营业稍有好转时,又值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制造兵变,变兵到处烧杀抢夺,内联升又受其灾,店铺经理赵廷气愤而死。其子赵去书接手营业,把店铺迁至前门外廊房头,并在北火扇另立制鞋作坊。
清王朝覆灭后,穿朝靴的人不多了。继之兴起的是小圆口千层底缎子鞋和小圆口千层底礼服呢鞋。这种鞋底子薄,轻便秀气。从政的、为商的都可穿。内联升做的小圆口千层底鞋,鞋面、鞋里和底子布都选用新料和好料,做工精细,因此,深受顾客的欢迎。当时,穿一件绸子长衫,脚穿一双丝线洋袜,一双内联升的小圆口千层底缎鞋或小圆口千层底礼服呢鞋,其服饰可算上乘,为最时兴、最贵雅者。
“老头乐”是内联升另一种著名的传统产品,它是老年人冬季喜欢穿的棉鞋,又暖和,又结实,而且穿脱方便,所以称老头乐。又因为在鞋帮上有用手工扎出的云头花纹,也叫“大云棉鞋”。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前进,时代的推移,人们服装也变化很大。穿西服、制服的增多,穿皮鞋的人也越来越多;穿千层底布鞋的人,大量减少。由于内联升的名声大,其营业虽大不如前,尚可支持;而其它同业,有的停业,有的转产。1943年,赵云书去世,内联升第三代赵云书之子赵佩杉为其父办完丧事后,担任了内联升的经理,支撑住内联升的门面。
赵佩杉在内联升走下坡路时接手营业,勉强渡过了难熬的抗日战争的后期和国民党的统治时期,惨淡经营了几年,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直到公私合营后,店铺才第三次迁到大栅栏内原达仁堂药店的旧址。现在内联升已翻建成店堂宽敞明亮、楼上楼下有几千平方米的新店堂。如今它不仅经营千层底布鞋、老头乐等老产品,而且增添了大量的各式男女皮鞋新产品。
北京解放后,穿皮鞋的人逐年增多,但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依然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郭沫若等生前最喜欢穿千层底布鞋。1962年,郭沫若还特意写出诗称赞内联升的布鞋:
凭谁踏破天险,助尔攀登高峰;志向务求克已,事成不以为功。新知虽勤摩挲,旧伴每付消融;化作纸浆造纸,升华变幻无穷。
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还经常受到一些国际友人的钟爱。美国第一任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在离任回国时,特意在内联升订做了两双布鞋,以留纪念。
千层底布鞋,具有透气好、易吸汗、轻便的特点,因此,一些中老年人喜欢穿它。到内联升买千层底布鞋的,有北京的顾客,有外省市的顾客,还有海外的顾客。
解放后,内联升的营业有了很大发展,职工从过去的五十多人增加到三百来人,每年生产近十万双布鞋,十多万双各式皮鞋。内联升的中兴,适应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