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棉纤维,规定了抽取实验室样品、制备试验棉条和抽取试验试样的方法。
1  名词术语
  1.1  批样
    从一个范围内抽取一个相对大的样品,代表一批皮棉,用作准备实验室样品。
  1.2实验室样品
    作为批样的代表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实验室样品的常规大小约为200~250g,而对于包含较小试验试样的试验,只需要较小的量。   
  1.3  试验样品
    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纤维,它具有足够小的数量,以便于转变成试验试样。
  1.4  试验棉条   
    棉纤维经纤维引伸器牵伸并合而成的供试验用的条子。
  1.5  试验试样
    从试验样品中取出的试验一次用的纤维。
  1.6  其他
    棉纤维、皮棉、试验、取样等见GB 329l一82《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2  原理
    从批样中取出一实验室样品,从实验室样品中取出一试验样品,从试验样品中取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试验试样。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减少棉纤维的数量,而又尽可能地保持被试验的棉纤维批样的代表性。
3仪器和工具
  3.1  纤维混合器及附件。
  3.2  纤维引伸器。适应于手扯长度为15~50mm的纤维。
  3.3 50 mm纤维尺、镊子、黑绒板、大挑针、取样方框、小毛刷。   
  3.4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分度值为0.01 g。
4取样步骤
  4.1实验室样品
  4.1.1  对每批皮棉抽取实验室样品的份数,应根据每批皮棉的包数来决定,每100包及以下取一份,101-300包取二份,301~500包取三份;500包以上取四份。
  4.1.2  皮棉数量在250g以上~l包以下时,从批样的多部位随机抽取至少100丛,每丛2~2.5g,从而获得实验室样品。
  4.1.3科学实验及其他方面特殊需要的取样,则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并要考虑到代表来样的特性确定取样的比例和方法。
  4.2试验样品
  4.2.1试验样品的抽取
      将取得的200~250g实验室样品,稍加撕松混匀,平铺在工作台上,使成厚薄均匀、面积约为0.25m2的棉层,分别从两面各16个分布大致均匀的部位,按下列测定项目顺序,随机抽取所测各个项目的试验样品。
  4.2.1.1  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锯齿棉10g,皮辊棉10g和5 g各一份,供测定原棉疵点用。
  4.2.1.2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5 g左右,供光电长度仪测定棉纤维长度用。
  4.2.1.3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20g,供气流仪测定棉纤维细度等指标用。
  4.2.1.4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至少32丛,每丛约200mg,构成7 g左右的试验样品,通过纤维混合器制备试验样品。或者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32丛,每丛约70mg,构成2~2.5g的试验样品,以制备试验棉条,供中腔胞壁对比法或偏光仪法测定棉纤维成熟度,罗拉分析仪测它棉纤维长度,中段称重法测定棉纤维细度及束纤维法测定棉纤维强力等指标用。
      采用如图1所示的一对方框(面积0.5m×0.5m,用波浪形的铁丝分隔成16个部位),把实验室样品夹在取样方框中逐部位取出,结果就更均匀。

  4.2.1.5从实验室样品中,均匀地抽取约50g,供电测器测定原棉回潮率试验用。
  4.2.2试验样品的制备
  4.2.2.1  用纤维引伸器制备试验棉条
  4.2.2.1.1  纤维引伸器调整
      准确调整隔距指针在毫米刻度尺上指出的隔距读数。
      调整弹簧施于给棉罗拉的压力为1200g,输出罗拉的压力为2000g。
      纤维引伸器给棉罗拉至输出罗拉隔距(简称罗拉隔距,下同),根据皮棉的手扯长度按下表的规定调整。

  4.2.2.1.2操作步骤
      将2~2.5g的试验样品撕松混匀,并清除较大杂质,然后分成二等份,分别通过纤维引伸器不少于5次(若棉条较厚,可沿不揭层的纵向分为二个小条喂入,并注意横向混合)。引伸后,将每根棉条横向分为两个半根,丢弃每根的一半,把其余两个半根合并成一根棉条,再通过纤维引伸器不少于5次。用镊子轻轻拣出一切杂质和疵点,注意避免带出纤维,能松开的索丝要进行松解,再经纤维引伸器5次,最后制成一根纤维平直光洁的试验棉条。每次喂入棉条引伸时,应注意调换棉条前进的方向。图2所示即为试验棉条的制备过程。

  4.2.2.2  用纤维混合器制备试验样品.
  4.2.2.2.1  纤维混合器给棉板到锡林的隔距
      FZ Z 004纤维混合器给棉板到锡林的隔距为l~2 mm。
  4.2.2.2.2操作步骤
      将7 g左右的试验样品扯成薄片,拣去较大杂质,喂人纤维混合器。纤维由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夹持,经锡林针布分梳,开松并沉积在锡林针布的针间,一层层重叠卷绕,起到并合作用。然后用大挑针把纤维层挑出一个头,剥下,形成一块大棉条。将这棉条上下面翻身,重新喂入纤维混合器,如此重复3~4次,制备混合均匀的试验样品。用横向拔平取样法抽取2~2.5g,再经纤维引仲器4~5次,制成试验棉条。
      对不需要把纤维排在限制器绒板上的试验,可从经纤维混合器处理4次制备的试验样品中,用横向拔平取样法取样。
  4.3从试验棉条中抽取试验试样
  4.3.1  横向拔平取样法(优先采用)
      双手在靠近自由端相隔2~3 cm处握持并拉断试验棉条,丢掉较短的一段。把留下的一段端部夹入一手虎口,头端放在手背一侧,用另一手捏住伸在前面的少量纤维,拔出并丢掉,经多次整州,使头端拔平齐。再拔取若干次得到需要数量的试验试样。注意在拔出纤维时不应带出纤维。
  4.3.2纵向取样法
      用手或压板按住试验棉条,另一手用镊子沿着不揭层的纵向先拔弃试验棉条边缘部分,然后再取出一细条需要数量的试验试样。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局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纤维检验局、四川省纺织纤维榆验所负责起草,由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协作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艳梅、赵重庆、李茶青、顾祖益、张树深。

返回>>>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