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色纺纱手工配色的操作工艺

                                 色纺纱就是不同颜色的色纤维经均匀混合后纺制而成的色纱。由色纺纱制成的面料具有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强及特有的麻点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谈到色纺纱的配色,其实和染色配色相似,染色配色以染料为材料,而色纺纱配色则以色纤维为材料。如何提高手工配色准确性,减少色差,提高大小样之间的符合率是保证色纱质量,减少成本的关键一步。
      1 分析配色对象
      如果是自行开发的新花色品种就按照设计工艺、配色比例直接选取所需色纤维进行配色;如果是客户来样,就要对来样进行分析,是纱线的首先拆成散纤维,这样便于分析出纱线有几种色纤维组成并确定其颜色;是色织面料的先要弄清面料是否经过漂白、防缩、柔软等整理,没有整理的便可直接把它拆成纱线,再拆成散纤维,然后确定其纤维组分及颜色。经过处理的,应慎重考虑配色所选用的纤维颜色的色光在处理后是否会发生改变。
      2 选择合适的色纤维进行配色
      2.1 选取配色纤维
      如果所用色纤维已有,就可直接取来配色,若没有就需要染,特别要注意的是色光应和来样色光一致。
      2.2 估计配色比例并称取好配色纤维待用
      在色纺纱生产中,配色比例就是各色纤维组分与整个配色组分的干重百分比,用重量百分比来表示。在配色中常常遇到以下情况:
    (1)当配由同一种纤维原料组成且具有多种颜色组分的色纺纱时,在估计好各颜色组分所占比例而称重配色时无需考虑纤维回潮率,可直接称其干重配色。例如:纯棉枣红色纱各配色组分为:枣红棉60 %、红光黑棉25 %、白棉15 %。若整个组分干重500 mg,则需枣红棉500 × 60 % = 300(mg),红光黑棉500 × 25 % = 125(mg),白棉500 × 15 % = 75(mg)。
    (2)当配由多种纤维原料组成且具有多种颜色组分的色纺纱时,在估计好各颜色组份所占干重比例而称重配色时必须考虑纤维回潮率, 即称重前先换算出各色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公定重量,这样才能保证配色比例正确。例如:假设已估计好一混纺色纺纱各配色组分为:红藏青棉30 %、翠蓝Modal 40 %、白棉20 %、黑10 %,整个组分干重500 mg,则需称红藏青棉500 × 30 % ×(1 + 8.5 %)= 162.75(mg),翠蓝Modal 500 × 40 %×(1 + 13.1 %)= 226.2(mg),白棉500 × 20 % ×(1 + 8.5 %)= 108.5(mg),黑500 × 10 % ×(1 + 0.4 %)= 50.2(mg)。     
      2.3 将称取好的色纤维均匀混合、梳理、牵伸,最后用手把其搓成纱线进行对色
      采用的混合工具为两把一面均贴有梳棉刺辊针布刷子,针向相反,尺寸为:长15 cm ×宽12 cm× 厚2 cm(图1)。
      使用刷子混合时,动作要慢而轻,以免损伤纤维和造成棉结。混合均匀后用纤维牵伸器进一步牵伸梳理纤维,制成纤维粗条,然后用手把其搓成粗细均匀的纱线(一般可以搓成20 S ~ 30 S的纱线)。搓时把粗条一端固定,用手指捏住另一端边拉伸边加捻,动作要协调一致,确保纱线条干和捻度。纱线搓成后,进行初次对色。然后根据对色结果修改配色比例,为提高配色效率,可一次性制定多个配色方案并列进行,再分别进行称量、混合、牵伸梳理、搓线对色,直至确定3个和来样颜色(特别是色光)极为相似的配色方案。接着再依照该3个方案配制成粗条到细纱机上纺出纱支与客户指定样一致的3段纱线,作为确认样A、B、C,然后让客户选择确认一种,而不能主观臆断。然后依照客户确认样制定大样,配色工作也就完成。 
图1 混合工具 
     3 注意事项和措施
    (1) 在打确认样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客户的各种要求,如原样色光偏向,是否有特殊整理,纤维染色用染料是否被指定等。
    (2)使用精密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减少误差,使误差降至1 %以内。
    (3) 所打样纱线一定要和客户来样或指定样纱支、捻度一致,否则对色不准。这是因为同样情况下纱线越细、捻度越大颜色越深,色光也会改变。
    (4)一般来说常用的对色光源有:晴天自然北光、D65、TL84、CWF灯。但一定要以客户指定的光源为准,因为在不同光源下产生不同的色光,甚至面目全非,这样就会因色光不同而造成工厂和客户产生分歧。
    (5)对色要由专人负责,且目光要统一。因为不同的人在辨色方面有很大差异,目光偏向不同,很难达到色光上的统一。
    (6)保持混棉刷和纤维引伸器清洁,每用一次都要清洁一次。
    (7)客户提供的原始样和已经客户确认的确认样一定要客户签字。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发生客户在中途调换标样或以另一块标样来验收大货,矢口否认先前提供的原始样,从而引起大货色光方面的纠纷。
    (8)一般确认样以A、 B、 C色给客户确认,并做好留样,以便生产时取出对应的打样对色依据。
    (9)仿色时应重视分品种、分色系而留样,积累资料建立色样库(有对应的实际生产样更好),不断提高仿色打样能力。
      4 结论
       生产实践证明,要提高色纱色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提高色纺纱符样率,必须从上述几个环节抓起,特别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所打样纱线一定要和客户来样或指定样材质、纱支、捻度一致;
    (2) 对色要由专人负责,且目光要统一 ;
    (3) 一般确认样以A、 B、 C色给客户确认 ;
    (4)一定要以客户指定的光源为准,并且要摸清客户的目光偏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