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京城高校风靡传统礼仪(图)


  资料图:五月三十一日,农历端午节,北京一些穿着汉服的青年正把粽子扔向水里。当日,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北京甘棠古典研习社的组织下,来到陶然亭公园屈原景区,参加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仪式。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一股回归传统文化的风潮正在京城高校悄悄涌动,知名大学中对古典文化心仪已久的学生们纷纷身着古老汉服举办简约、小型的传统礼仪,以此作为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标志,感受服装背后的中华文化。

  前不久,十二位人大学子身着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汉服,在百家园内再现了古代传统经典礼仪———射礼。仪式按照《朱子家礼》中弓、箭、靶的设计要求,以明代礼仪的程序和礼制分别进行献宾、宾酢主、献三宾、献众宾等环节,成为近两百年来中国第一次现代射礼。

  同样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在孔子像前,该校历史系大三学生张丹丹身着中式传统服装,在此举行古代女子成年仪式——“笄礼”。随着一曲悠扬的《湘妃怨》,头发散披的张丹丹身着一套淡黄色汉服,面南向观礼宾行揖礼,然后跪坐席上梳头盘发加笄,再将一套红色的裙子加在她淡黄色汉服的外面。她跪洒酒水祭酒,再用嘴唇轻触酒杯,再次跪拜正宾。张丹丹以中国人早已鲜见的“笄礼”,宣告自己长大成人。据知,仪式完全还原《朱子家礼》,从迎宾、置醴、醮子到笄者揖谢,共分十六个步骤。

  人民大学大三学生雷云身穿明代汉服,在圆明园举行成人加冠仪式,北大、清华等数所高校的十多名学生前来“捧场”。来自湖北荆州雷云说:“一直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中国是礼仪之邦,成人冠礼特别重要。通过庄重的加冠仪式,可让一名青年从中认识到作为一名成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传统仪式中,当事人和参加者都身着传统的汉服。

  一位专家介绍说,所谓“汉服”是指明末以前汉族人穿着的服装,其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仅用绳带系结。从史料和画片上看,汉族传统服饰的精髓始终不变的是,飘逸灵动,端庄秀丽,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华美气质。

  现在围绕汉服已形成专门群体,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在“汉网”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网站注册人数达到二万七千人,成员遍布全中国。他们的计划是通过“汉服”来实现文化的复兴。汉网网友、吉林大学历史系学生迟月璐表示:“汉网”的理想就是要“让裙袖飘逸的‘汉服’回归现代生活,让改良后的‘汉服’像唐装一样成为时尚……”

  业内人士认为,汉服最终走产业化道路,走高端化和品牌化路线,才能真正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传统礼仪服饰已被一些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学生们所设计的带有古代风味的“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也在网上流传。人大文渊社不少同学也不断呼吁,希望大家在传统节日、成年或结婚仪式中能穿起汉服,感受中华文化。

  有学者认为,一国文化之复兴,固然要进行学术上的挖掘和梳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活”的载体。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