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丝的词语(絮语)

  在汉语词典中,颇有一些词语,与“丝”字相关。
  
  查《康熙字典》,从“系”字旁的字,就有874个,其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先民造字,真是极富创造力,以致于到今天,我们仅凭偏旁,便可识别其词性,了解它与丝的关系,甚至可以引申出别的含义来。
  
  与丝有关之物,许多都已经不存在,甚至已经难以考证。但它却证明了一点,即丝与人类的生活,曾是十分密切。衣食住行,乃至思维,哪样都离不开它。
  
  在宋代成书的《太平御览》中,“丝”被排在布帛部之首,锦、绣、绫、罗、绢、帛、绵、纨等,都在其后,最后才是布。何以如此?想必是因为它资格最老。四五千年的嫘祖,发明养蚕之术,造成了养蚕业的兴盛,丝织业的发达。其他织物都难以与它相比。
  
  “丝”字常被用作形容词,加强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效果。如“丝毫”、“丝丝入扣”、“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丝一毫”、“丝恩发怨”、“丝来线去”等,这些词或成语,其本质意义,大多是借用丝的形象特征,来比喻某事某物,都是极言其小。
  
  “丝”小到什么程度?古人曾用它作为计量单位。一蚕所吐为一忽,五忽为系,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之说,曾以为厘毫为最小,其实不然,如今的计量单位,不仅“厘毫”不是最小,就是“忽”之下,也还有“毫微米”(即纳米)。科学的理念,无论大和小,都是无限的。
  
  语言学家讲语义,而在哲人那里,有时却引申其哲学意义。比如蚕丝,哲人就悟出其中的许多哲理。有古人说:“皎皎练丝,为蓝则青,得丹则赤,得糵则黄,得泥则黑。”说明环境影响之重要。又有古人说:“丝俱生于蚕,为缯则贱,为锦则贵。”说明贵贱非天生,人为使然。
  
  最有意思的是这一说法:“食蚕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哲人把蚕吐丝的现象,看成由乱到治的过程。想象极为生动,比喻十分形象。桑叶到了蚕的肚子里,千头万绪,混乱不堪,但经过消化,内部梳理,产生了质的变化,由乱而治,成了有序的丝。由此可知,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应该如此,要用心治乱,方能变无序为有序。由此可知,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应该如此,要用心治乱,方能变无序为有序。哲人的眼识,正是从客观事物的变化中,得到启发和提高,从而总结出哲理,反过来影响人类的思维,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
  
  由“丝”引申出来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旧有很多,并且不断地有所发展。这都是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有时代感的原因所在。正如电脑的出现和普及,引发出许多与电脑有关的词语那样,“丝”的词语也必将有一个消长的过程。
  
  那么,未来以“系”为偏旁的字,究竟会多于还是少于874个?与“丝”有关的词语,会增加还是会减少?这一切,都决定于未来的生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们都会与丝同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