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古代东北黑龙江“丝绸之路”

  历经两汉与唐宋元明清诸朝近两千年的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与明代郑和七次远航开通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中的辉煌篇章。在我国西南古代有通往东南各国的茶马古道;东南沿海各省古代也都有与朝鲜、琉球、日本、菲律宾等国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

  东北地区,尤其是北部黑龙江地区,一向被称之为偏荒之地甚至被叫作北大荒,似乎一直交通闭塞,与“丝绸之路”无缘。其实远非如此。不过是因为地处偏远,不为中原史家关注而已。草创于辽金,经元代,到明清时期日臻完善发展的东北——黑龙江丝绸之路,一条大通道自南向北贯穿辽吉黑大地,直通黑龙江下游地区与库页岛。

  众所周知,早在三千年前,以今天黑龙江、吉林东部牡丹江为中心居住地的东北先民肃慎人,已开始南移长白山地区,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交往。先秦古籍中关于“肃慎氏之贡矢”——“北土”贡品楛矢石砮就是明证。此后,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路,便成为中原与东北地区往来的通道。早在一千年前辽王朝初期,黑龙江地区已有一条海东路,又称“鹰道——五国鹰路”,从辽西起经黑龙江省中部伸向黑龙江流域与岭北地区。金王朝建都以后,向周边地区又有所发展。

  元代,是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时期,古代黑龙江中部的丝绸之路也正起于此时。据《元史·兵志》记载,十三世纪九十年代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在全国实行“站赤”制度,在全国十一个行省普遍设立“站赤”。“站赤”是蒙语驿传的译名,就是驿站。其职责是“通达边情,布宣号令”。使用的交通工具“陆则以牛以马,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元代的东北地区包括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南北和黑龙江下游与库页岛、乌苏里江东部沿海。辽阳行省管内的驿道共有十几条,分南线北线,站赤120处,狗站15处。其中北线的东北路经交通枢纽西祥州(今吉林省农安东北),顺松花江水路进入今天的黑龙江省,沿松花江在岸边设驿站。贯通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后进入黑龙江水路,直达元王朝征东元帅府所在地奴儿干亨滚河入黑龙江处。因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少数民族冬季以狗拉爬犁为主要交通工具,早以使犬部闻名,沿江设有十五处狗站。狗站从元朝直到民国,千年不变。元代的这条“东北路”不仅使朝廷的政令得以传布东北边疆,而且促进了“极边”的“水达达路”少数民族地区与松花江地区的交往,其中包括物品的交换,尤其是内地棉帛、丝绸、瓷器、铁器开始进入黑龙江下游地区。也为明清时期的东北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其意义之重大是显而易见的。

  朱明王朝对东北边疆的重视程度,远胜历代历朝。早从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前,在征讨元蒙在东北的残余势力的同时,已开始招抚东北东部北部女真人等各部族。太宗朱棣在这方面更超过乃父。从永乐元年(1403)在绥芬河流域设立建州卫起,到永乐七年(1409),明王朝先后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设立一百三十多个卫。并于永乐九年(1411)在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明王朝加强了对东北地区驿路的建设与管理,设立了许多水陆交通驿站。通往奴儿干地区的水上驿路尤其受到重视。元代的东北路、明代贯通黑龙江省中部的丝绸之路——海西东水陆城站,从此正式载入明代——我国史册。

  海西并非某城某地,是元明时指从松花江大弯曲处与呼兰河(时称忽刺温江)以东松花江下游地区,即海西女真地区。这条交通线是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条江的水路,但在沿江村镇设驿站,故称水陆城站。《辽东志》与《全辽志》记海西东水陆城站,较元代多出一倍以上,有城站30处,狗站(水狗站)24处。城站的第一站底失卜站,又名韦口铺,后人叫作第四铺。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南部松花江边花园屯大半拉子古城,海西东水陆城驿路从此进入黑龙江省。先从陆地取直,经尚京站(即阿城市金上京遗址白城)转入松花江水路,今天松花江沿岸各县市均有驿站。

  这条水上驿路,从莽吉塔古城的药乞站(在抚远东黑瞎子岛)进入黑龙江下游,一直到千里外的明王朝奴儿干都司所在地特林(满泾站)。这里是从辽金时期开始,冬季以狗拉爬犁为主要工具的“使犬部”赫哲人、费雅克人生活的地区。每到秋末黑龙江封冻,朝廷送来的棉帛丝绸粮米,以及奴儿干各卫所向朝廷所贡皮毛水产等物品,全用狗拉爬犁运输,所以称这些驿站为狗站。

  这条贯穿黑龙江省中部与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明代交通线,其长度不少于一千五百公里,不少于我国著名的西北丝绸之路从西安到新疆我国边境的路程。而且,这条驿路到最后一处狗站满泾站并未终止,它还要继续向前延伸到黑龙江入海口,到我们中国人叫作庙街的地方(今俄国尼古拉耶夫斯克),然后渡过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登上时称“苦兀”的库页岛,然后折向南到库页岛南端果伙。果伙隔海就是日本的虾夷(北海道)了。可见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条驿路是连通库页岛甚至日本“虾夷”——北海道的。因此,称其为东北亚丝绸之路也不为过。

  正是由于明代所创建的这三千里长的交通体系如此完整,如此完善,才使得中原地区(包括东北南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棉帛、丝绸、瓷器、金银饰物与棉绸服装、纸张、粮酒等物品,大量地进入黑龙江地区及其北部、东部的边远边疆与库页岛。而这些地区的土特产品,如貂皮、水獭、玄狐等名贵皮毛和珍珠、海参及海东青之类珍禽,也不断运往内地,向朝廷进贡或换回绸缎衣物器具……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