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春蚕”生产发明于如东,已在如东及周边县、市普遍饲养,由于其能明显提高桑田的亩产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蚕农所接受。连续六年多来,我县大胆进行了布局调整,开辟续春蚕生产,增加蚕农收入超亿元,为稳定和发展我县蚕桑生产发挥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去冬今春茧价的一路坚挺,我县在增加桑园整体投入的同时,做到及早规划,克服薄弱环节,狠抓续春蚕关键性措施的落实。 1、合理布局,轧紧春蚕进度,保证续春蚕饲养前的消毒。我县几年来在总结续春蚕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春蚕、续春蚕期间隔时间短、工作安排紧的特点,结合如东海洋性气侯,摸准了适宜的出库时间,做到工作巧安排,忙而不乱。为保证蚕儿在规定的时间上山,县站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蹲点指导与乡镇连动,使蚕农按标准化要求饲养,确保两期蚕间留出一周左右的时间用于消毒,消除因病原积累而带来的续春蚕风险。 2、严格春蚕回山消毒,杀灭病原。春蚕结束后,在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此时正值气温较高、湿度适宜,利于病菌繁殖,这给续春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对此我县把这项工作作为取得续春蚕成功与否的关键来抓。①是制定消毒操作规程:⑴回山毛消(即在采茧结束后立即对蚕室、蚕具及外围环境原地喷药消毒);⑵是彻底打扫,清理一切杂物;⑶是清冼、曝晒蚕具;⑷是用指定专用药剂按照规定的程序药消或蒸煮消毒;⑸是熏烟把关。②是严格选用消毒药品。消毒药品全部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信誉高、效果好的优质消毒药剂,全县普遍推广了镇江蚕研所附属蚕药厂生产的消杀精、优氯净等,保证消毒效果。③是加强检查督促。在蚕种进入共育室前以及小蚕分发到户前,县、镇两级对消毒药品和消毒方法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纠正,严把消毒关。 3、强化共育室管理,确保小蚕无病出室。搞好小蚕共育是取得续春蚕成功的基础,而共育室是否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是小蚕无病出室的关键。为此我县对共育室严格执行“三专、一远”制度即专人、专室、专具,共育室远离大蚕室,确保小蚕安全、健壮出室。 4、加强续春蚕饲养技术处理。因续春蚕期气温较高,全县统一时间及时收蚁,要求各龄超前扩座,勤除沙,力争做到饱食稀放,大蚕期加强通风换气,阴雨天多用干燥材料,蚕室结构较差的蚕室若遇高温天气,房屋前后搭凉棚尽可能保持目的温湿度,努力提高蚕儿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