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进入终评倒计时


  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组委会日前宣布,“大赛”的初评工作已于8月21日结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来自纺织服装设计、趋势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代表所组成的初评评委团,在根据评审规则对符合基本上传原则的作品进行初筛及反复斟酌后,共评出2387幅作品入围决赛,其中面料设计分赛1909块,花样设计分赛478幅。
  初评入围名单已于近日在大赛官方网站(www.fabricschinacreation.cn)公布,选手可登录网站了解详情。此外,“大赛”的终评工作将于9月3日(面料分赛)、4日(花样分赛)在北京中旅大厦进行,届时,来自国际、国内的纺织品相关领域专家、知名服装品牌设计师、时尚传播人士、采购商代表、媒体代表将共同评出本次大赛的入围奖350名,优秀奖30名,金银铜奖20名,以及单项奖12名。最终获奖名单将于9月15日公布。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大赛”的颁奖晚会上,部分大赛获奖选手的作品,将经由4-5位国内知名服装设计师根据市场、售价等因素综合考虑、转化为成衣,以实物的方式在T型台上完美呈现。
  据组委会介绍,截至8月15日,在面料分赛方面,组委会共收到2000多块的面料产品,有240多家企业参与奖项的角逐;花样分赛方面,共收到3900多幅设计样稿,作品量创10年新高。在初评过程中,组委会仍不断收到选手寄来的作品,参赛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我们的评审原则是‘流行性、创新性、市场性、针对性’,即作品要符合近期流行趋势,对色彩、风格的把握和应用情况良好,所采用的设计元素和设计形式要有所创新,同时还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可能性和市场潜力。”一位来自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研究部门的评委团成员指出,本次花样设计分赛的参赛作品,在选题和呈现方式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选手们勇于以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充分说明了‘大赛’对设计师的强大号召力。同时,他也对初次参赛的选手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注意细节。有的丝巾和领带类作品,图案本身不错,但在花型大小、排列上感觉差一点味道,因为这样的细节被淘汰的作品不少,这也提醒选手们应该在图案的运用上把握得更精细。二是对应用的考虑。有的作品创意很足,但在工艺实现、印染实现,以及图案的最后组接上有所欠缺。由于完整性和可实现性上的失误,把很好的创意毁掉了。希望初次参赛的选手,以后要多为应用考虑,这样也有利于作品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创意理念。”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与大赛组委会一起征集了近4000件作品,每天都有1.2万-1.4万人次访问大赛专区,收获的不仅是50多万次的点击,更重要的是不同领域设计师的关注和参与。”今年大赛的合作方“视觉中国”网站副总靳鑫这样评价大赛的意义。他认为,花样设计不仅仅属于纺织领域,它存在于各个行业,是整个设计行业都需要关注的事情。而从网站的点击率来看,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支持和响应。
  “‘大赛’已有十年历史,之前它只是一个行业性的交流活动,而今已然成为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评审活动。今年‘大赛’的花样设计分赛还引入了跨界的概念,参赛选手不仅有全国近百所院校的师生,还有来自知名企业及设计工作室的职业设计师,其中更不乏平面、工艺造型等非纺织领域的优秀设计师。作品数量和题材都很丰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大赛主办方代表介绍,最终获奖名单揭晓后,9-11月期间,将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上海)、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绍兴柯桥)、宁波服装服饰博览会(宁波)、2009时尚创意空间(上海)四地,及中国轻纺城和广州国际轻纺城两大专业市场做大规模的获奖作品巡展和阵列。这无论是对作品还是对选手来说,都是一次面向企业、市场和消费者的全方位推广活动。如此大的平台,是期望企业能够对作品或设计师本人感兴趣,让它们与选手真正对接,将画稿变成效益,从而进一步探讨产业化的可能。“通过今年的大赛,我更加有信心,希望一批设计师和企业能够通过大赛这一平台,在市场中确立地位。使花样设计就像广告设计和三维设计一样,迅速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大赛主办方代表最后表示。(E0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