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走出去”战略箭在弦上 一家纺企的经济特区

  

  中国“走出去”战略箭在弦上。

  2007年8月20日,浙江省一家纺织企业老总焦急地等待商务部“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第二轮招标。他被告知“第二批招标更为严格”。

  此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透露说,中国将建立50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06年8月,作为商务部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第一轮招标中,全国共有8家单位中标。

  而第二轮招标文件自2006年底下发后,招标时间一再推迟,其实际操作难度不言而喻。

  等待令人焦急,而中标的企业也同样不敢懈怠。

  走出去走成“特区”

  商务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表明,经过一年左右的建设,8个中标的境外经贸区中,只有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先后挂牌,进入正式运作当中。

  “这个速度不能说快,但也不算慢”,一家在俄罗斯的中国境外经贸区负责人表示,毕竟这样大规模的操作模式,还无前例可循。

  “压力很大,我们的境外经贸区预计在2007年9月要挂牌,”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介绍。

  周的红豆集团刚刚在2007年4月接手“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经济特区”的全权运作,特区总投资30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

  特区的前身源于,2006年3月,无锡市益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光明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华泰投资置业咨询有限公司一起酝酿携手“走出去”,并“为国内有意走出去的企业搭建境外投资发展平台。”

  随后,3家公司联合组团,多次到柬埔寨实地考察,选择合作伙伴,洽谈合作方式,选择建区地点,签订意向书。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2006年6月份国家商务部启动了“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投标。两个月后,与其他七个单位成为第一批中标单位,也是江苏省唯一一家中标境外经贸区。按照招标文件精神,每个中标的境外合作区最多可获得20亿元优惠贷款,以及其他走出去的鼓励政策。

  中标“八大境外经济贸易区”之后,在柬埔寨的经贸区开始高效运作之时,合作层级也被提高。在中标后不久,江苏省即派副省长张卫国专程赴柬,出席中柬联合开发建设合作区的签约仪式。与此同时,柬埔寨总理洪森亲自接见无锡这3家公司的老总。柬方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副总理就中方提出的合作区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优惠政策等问题召集柬方政府部门的投资委、经济特区委员会、交通部、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等8个部、委研究协调解决,最后获得洪森总理的批准。

  运作方式

  为了便于项目实施和操作,3家公司在2006年10月合资组建成立了“江苏太湖柬埔寨国际经济合作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以一个投资主体出面与柬方公司合作。项目注册资本8000万元,益多、光明、华泰分别出资4000万元、2000万元和2000万元。

  项目公司成立后,2006年11月29日即着手与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柬方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区公司)。其中,中方实际拥有70%的股份,而柬方则是持有剩余的30%股份。

  但实际操作上颇费周折。根据柬埔寨的法律法规规定,柬国投资者占股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才可以买卖土地。为了符合柬埔寨这条法律规定,特区公司的股权作了相应安排。

  一是中方项目公司以资金和地上建筑物成本入股,占特区公司的49%股份;而柬方公司以235公顷土地入股,占30%的股份。而剩下的21%股份则由一家名为柬汇裕的公司,以10.55公顷土地和资金或地上建筑物成本入股。而柬汇裕实际上是光明集团在柬埔寨的企业。

  此后,特区公司于2006年12月15日取得营业执照,中方项目公司也在2007年1月前,办妥了首期投资的国内项目报批手续和外汇核准手续。到了2月底,合作区已经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的平整,水、电、受其建筑物建筑工程招投标开始展开。

  按计划,合作区8月中旬可以完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部分配套用房的建设,8月底可吸纳第一批企业入区。

  特区之路

  在柬埔寨投资,与国内相比,一些优惠政策充满诱惑,对于深受中美、中欧配额、市场纠纷困扰的纺织企业尤其如此。

  如企业用于投资建厂的生产设备、建材、零配件及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等免征进口关税;企业投资后根据产品种类最多可享受柬方6年的免税期;分配红利不征税;利润用于再投资免征所得税;产品出口免征出口;无外汇管制,外汇资金可自由出入等等。

  洪森首相多次表示:“建设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我多年来的梦想!”而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特区正好在这个特区的核心地带。

  但好事多磨,合作区进展缓慢甚至停滞。这给了红豆集团机会。

  为了进一步增强柬埔寨合作区建设的综合能力,推进合作区建设进程,在江苏省政府的协调下,作为客户的红豆集团作为投资主体介入合作区建设。原来的中方项目公司的70%股份归集到红豆旗下,而原来的3家股东股份分别推到10%。

  而同属于江苏无锡的红豆集团,其时正着手到海外办厂。柬埔寨合作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吸引了周海江。实力上,2006年营业额143亿元,拥有服装、橡胶、机车、房地产、生物制药等五大产业的民营企业,年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以上,还在美国等设有境外企业多家。拥有一批国际化人才。具备接盘资格和能力。

  红豆集团全面接管中方项目公司后,经济区建设全面提速。

  周海江给出的日程表是:8月底请商务部进行现场指导,9月底东盟博览会期间由两国政府领导举行挂牌仪式,10月底商务楼落成。年底以前1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初见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