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微服民族服饰文化20》清代后妃的氅衣[图]


  氅衣,是清代内廷后妃穿在衬衣外面的日常服饰之一,也是后妃服饰中花纹最为华丽,做工最为繁缛,穿用最为频繁的服饰之一。

  清代氅衣的形制为:

  直身,身长至掩足,只露出旗鞋的高底。

  圆领,捻襟右衽。左右开裾至腋下。

  双挽舒袖,袖端日常穿用时呈折叠状,袖长及肘,也可以拆下钉线穿用。

  袖口内加饰绣工精美的可替换袖头,既方便拆换,又像是穿着多层讲究的内衣。

  四季穿用棉、夹、缎、纱随所欲。

  与其他服饰不同的是,氅衣在两侧腋下的开裾顶端都有用绦带、绣边盘饰的如意云头,形成左右对称的形式。衣边、袖端则装饰多重各色华美的绣边、绦边、滚边、狗牙边等,尤其是清代同治、光绪以后,这种繁缛的镶边装饰更是多达数层。

  作为清晚期宫中后妃便服,氅衣改变了满族传统服饰长袍窄袖的样式,迎合了道光、咸丰以后的晚清宫廷生活追求豪华铺张、安逸享乐的风尚,很快被认可,成为后妃们必不可少的日常服饰之一。

  清代品月色缎绣玉兰蝴蝶纹夹氅衣,是在品月色素缎上绣折枝玉兰和蝴蝶,衣襟袖端镶饰粉色龙纹绦边、粉色缎绣边、宝蓝色万字曲水织金缎边。这件氅衣的图案是慈禧太后喜欢的纹饰,玉兰花暗喻慈禧的乳名“兰儿”;氅衣的绣工非常细腻精美,比同时代的同类服装做工更为规矩讲究,是清同治、光绪时后妃服饰精品之一,因此,也不排除这是慈禧太后的御用服饰。

  清代绛色缎绣牡丹蝴蝶纹夹氅衣,是一件典型的晚清风格的后妃便服。按满族习惯,这类颜色较为深重的绛色或兰色氅衣,是年长者日常穿用的。氅衣镶有宽窄不同的绣边、绦边四道。虽用色不同,但镶边图案与服装主题相呼应,针脚工整平齐,做工讲究精致,使之成为清代后妃氅衣中的精品。

  清代粉红色纱绣海棠花纹单氅衣,是年轻的后妃夏日穿用的便服。折枝海棠花喻意着“玉堂富贵”,是晚清后妃服饰常见的图案之一。鲜艳的配色使之洋溢着春夏热情喜庆的气息。芝麻纱面料的纱孔细密通透,代表着清代纺织技术的高超水平,也使穿着者凉爽舒适。因为面料轻薄,绣工的精致显得尤为重要,这件氅衣的绣制,擘丝细过发丝,运针灵活娴熟,使得绣出的花卉平齐细薄,用手抚摩几乎感觉不到它凸浮于纱地表面。工艺之精湛可谓妙手天成。

  氅衣,是传统的汉族服饰,清道光以后始见于清宫内廷,清代内廷最初的氅衣并没有过于繁缛的镶边,后来受江南民间“十八镶”影响逐渐繁缛起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宫廷追求生活豪华奢侈的状况。

  清末,氅衣与满族服饰特点鲜明的袍服相融合并逐渐演变成旗袍,成为中华民族服饰中的奇葩。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