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亚麻印染布(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油纤两用亚麻)及涤麻混纺印染布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半漂、漂白、染色、印花及一般整理亚麻、涤麻混纺印染布的品质。
2引用标准
    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 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420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730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
    GB 3819纺织织物——以回复角表示折叠试样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GB 3920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1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
    GB 4667机织物幅度的测定
    GB 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 4669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 6152纺织品耐热压(熨烫)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842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 8628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
    GB 8629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
    GB 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
    GB 8432耐光色牢度试验仪用湿度控制标样
3产品品种规格
    根据用户需要及亚麻和涤麻混纺坯布产品品种规格,结合印染工艺设计分别制定。
4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经纱密度、纬纱密度、断裂强力、尺寸稳定性、单位质量和染色牢度六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两类。
4.1  分等规定
4·1·1亚麻印染布的分等,内在质量采用分批试验后定等的方法,外观质量采用逐匹检验后定等,再由内在质量结合外观质量综合评定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低于三等品的为等外品,见表1。

4.1.2各类印染布以30 m长为约定匹长,在同一布段内,有两项及以上内在质量同时降等时,以最低一项评等,有两项及以上散布性疵点同时存在时,按严重一项评等。
4.1.3局部性疵点采用平均每米允许评分的办法评定等级,散布性疵点采用以疵点程度不同逐级降等的办法。在同一布段内,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同时存在时,先计算局部性疵点的平均米分数评定等级,再与散布性疵点的等级结合定等作为该段布外观质量的等级,结合方法可参照表l定等办法。
4.1.4凡在一等品各项质量指标基础上,达到下列标准指标者为优等品。
    a.  左、中、右色差:漂白染色布达到4—5级,印花布达到4级;
    b.  染色牢度:只允许其中一项低于标准半级;
    c.  尺寸稳定性:涤麻印染布经向达到2.0%,纬向达到1.0%,纯麻印染布经纬向本光达到3.5%,丝光达到3.0%;
    d.  外观疵点每米评分不允许超过1分。
4.1.5  内在质量分等规定见.表2。


②深、中、浅色的分档,按GB 250规定:五级及以上为深色,二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之间为中色。
    ⑧用涂料、纳夫要染料的印花布和深、中色布须考核耐刷洗色牢度,用活性染料的染色布和印花布均须考核耐熨烫色牢度。   
4.3外观质量技术要求
4.3.1  局部性疵点评分规定见表6。


4.4定等规定说明
4.4.1一等品限制疵点
    a.  不到评分起点但有规律或连续出现,影响外观的明显疵点。
    b.  经向50 cm内一处评3分的明显疵点累计评满10分者。
    c.  不允许有单独一处评满10分的疵点存在。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