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下一篇

抗菌纤维及其在针织上的应用

                                     纺织产品抗菌性能的获得可以通过采用天然抗菌纤维、人造抗菌纤维和对成品进行抗菌整理3种途径实现,本文简要介绍了人造抗菌纤维的生产方式和常用天然抗菌纤维种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利用抗菌纤维生产抗菌针织面料的合适途径。
1人造抗菌纤维
    人造抗菌纤维是原来不具备抗菌功能的纤维通过加入抗菌剂的方法制备的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抗菌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填充型和后加型两种。
1.1填充型抗菌纤维
    填充型是将抗菌剂的超细粉末以一定比例加到化学纤维纺丝液中,然后纺丝。可通过复合纺丝等方法降低用量,节约成本。由于抗菌剂进入纤维内部,所以用此法制得的抗菌纤维耐水洗,抗菌效果持久。
    空气中的负离子有保健、消除异味、净化空气、杀灭细菌的作用,负离子纺织纤维也有不断放出负离子的功能。将由多种天然矿石和TiO2等纳米级的超细粉末-奇冰石复合粉加入丙纶、、腈纶等纺丝液中,经挤压纺丝等工序,制成负离子纤维,由于负离子粉末的热电性和压电性,在微小温度或压力变化时,即形成电场,产生负离子。
1.2后加型抗菌纤维
    后加型又可分物理改性方法和化学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方法是通过纤维表面的微孔化、粗糙化等,使抗菌剂渗入纤维内部,而化学改性方法是将抗菌基团接枝到纤维表面反应基上,对不具备反应基的纤维要引入反应基。例如在聚丙烯腈上接枝A、B两个抗菌基团,所制造的抗菌防臭腈纶是我国第一种抗菌纤维。化学改性方法制得的抗菌纤维,其耐洗性决定于纤维与抗菌剂间的结合力。
1.3抗菌剂
    抗菌剂主要可分为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抗菌剂。抗菌剂应安全、广谱、高效、持久,不能影响纤维的外观和性能,要能与通常的加工工艺相容。过去广泛应用的传统抗菌剂如有机抗菌剂α-溴肉桂醛和KN747,证实有潜在毒性,已禁止在衣着类纺织品中应用。
    无机抗菌剂具有抗菌持久、无挥发、安全、耐热等特点,金属离子中银、锌两种离子,因其安全性好,对纺织品无染色作用,应用广泛,特别是银离子具有优良的抗菌作用和耐洗性而应用更广泛。由于纳米材料的超细化和极大的表面活性,使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采用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离子固定在如沸石、硅胶、膨润土等疏松多孔的纳米载体材料的微孔中获得的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能大大提高抗菌持久性、安全卫生性和广谱性。
    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菌剂,超细天然壳聚糖细粉应用填充法加入粘胶、丙纶等纺丝液中,可制造抗菌性持久的高效抗菌粘胶、抗菌丙纶。利用后加工法将壳聚糖与天然纤维大分子通过化学键和氢键结合,可使原无抗菌功能的天然纤维具有抗菌防臭功能,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2天然抗菌纤维
    自然界有天然抗菌功能的动植物有许多种,其中抗菌作用强又具有线性大分子结构,成纤性好的有壳聚糖纤维、竹纤维和大麻纤维等。
2.1壳聚糖纤维
    壳聚糖纤维是甲壳素在浓碱溶液中加热处理后,脱除乙酰基得到的,甲壳素可从动物外壳或骨骼中提取,年产量可达10×1013kg,资源十分丰富。壳聚糖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他的成纤维,制成高效、光谱的抗菌织物;另一方面利用它溶于稀酸和反应活性制成各种整理剂,提高纤维和织物的抗菌功能和其他性能。由于壳聚糖纤维价格贵,通常采用混纺纱,其含量在10%时已有明显的抗菌性能作用。
2.2大麻纤维
    大麻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纤维是取其韧皮经脱胶制成的天然纤维,中心有空腔,並与表面分布的许多小孔和裂纹相连,因而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湿和导湿性能。大麻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防紫外线性能,特别适宜做防晒服装、汽车座垫、装饰用布等。大麻纤维具有天然的防霉抗菌功能和抗静电性,初始模量低,无需柔软整理,就能避免其他麻织物通常有的刺痒感。
    大麻纤维在麻类纤维中最细最短,不能采用传统工艺纺纱,采用特种工艺纺制的纯大麻纱和大麻混纺纱具有良好编织性能,采用适当的编织工艺,可以生产各类经编和纬编产品。
2.3竹纤维
    按照选材及加工工艺的不同,竹纤维可分为天然竹纤维和竹浆纤维。
2.3.1天然竹纤维
    天然竹纤维又称竹原纤维,采用物理的方法,利用纯天然物质的浸出液,通过浸、煮、软化等多道工序,去除木质素及杂质后制成,天然竹纤维表面有竹节,截面呈椭圆形,有环状中腔,手感光泽接近于麻纤维,初始模量高,目前市场提供的品种较少,适合纯纺粗、中特纱。竹纤维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天然抗菌性。天然竹纤维的长度可根据用途在生产过程中加以确定,以满足与其他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混纺的需要。
2.3.2竹浆纤维
    竹浆纤维又称再生竹纤维、竹粘胶纤维,对竹子原料的适应性强,采用化学方法制成。竹浆粕制备采用水解一碱法及分段精漂工艺,经人工催化处理,将甲种纤维素的含量提高到93%以上,并确保天然抗菌成分“竹醌”不受破坏。纺丝工艺类似粘胶,纺丝工艺的程序为:竹浆粕-粉碎-浸渍-碱化-磺化-初溶解-溶解-头道过滤-二道过滤-熟成-纺丝前过滤-纺丝-塑化-水洗-切断-精练-烘干-打包。
    竹浆纤维可根据要求做成棉型短纤维、毛型短纤维,制成纯纺纱或与其他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线,也可直接纺成长丝,品种较多。竹浆纤维纵向外观类似粘胶纤维,但横截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空隙,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放湿性,染色性能优良,同样具有天然抗菌功能。
3  耐久性抗菌针织物的开发实例
3.1  单面添纱抗菌织物
    选用14.5tex棉纱和83.3dtex纳米抗菌丙纶长丝为原料,编织机为24针/25.4mm单面大圆机,筒径:762mm,路数:60路,织物组织:纬平针。每个成圈系统喂人两种同的纱线,要确保纳米抗菌丙纶长丝和棉纱的喂纱纵角、横角和上机张力的适当配合,应使垫纱纵角β棉>β丙,垫纱横角α棉<α丙,上机张力T棉3.2经编抗菌间隔织物
    间隔织物是指针织物的两个表面层由单丝或纱线连接在一起的针织物,具有三层结构,可用经编方法或纬编方法编织。经编间隔织物常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至少采用4把梳栉。间隔纱一般采用较粗的单丝和两把反向运动的梳栉垫纱,可提高间隔织物的弹性。例如:汽车座椅套用经编抗菌间隔织物,生产机型可选RD6N、RD6DPIM/12-3等,间隔纱采用166.7dtex纳米抗菌丙纶纱,外表面根据用户的爱好可采用抗菌锦纶或大麻纱等,根据纱的细度和产品要求,机号可在E22-E28选取,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臭功能,可净化车内空气,提高驾乘的安全性。
3.3纬编抗菌弹力织物
    选用14.5tex竹/天丝(70/30)混纺纱,日本福原罗纹机,机号18针/25.4mm,筒经458mm,路数36路,织物组织为1+1罗纹,上机张力控制在4.9~9cN,适当增加针筒与针盘间的距离可提高罗纹织物的弹性。该织物吸湿性好,柔软,凉爽,抗菌效果持久而富有弹性,适宜做夏季男女各式内衣面料。
4  结  语
    采用抗菌纤维,特别是天然抗菌纤维纺制的纱线生产的针织产品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无论是天然抗菌纤维还是人造抗菌纤维,成本都比较高,天然抗菌纤维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改善其编织性能,人造抗菌纤维纱线可通过添纱、交织等方法参加编织,以节约成本。
    根据不同使用场合选用抗菌纤维,配以适当的组织结构,抗菌纤维的一面作服装的内层,可充分发挥抗菌纤维的抗菌作用。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