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布面疵点评定说明
4.4.1疵点名称说明
4·4·1·1 经向明显疵点:明显看得出能按经向长度评分的疵点。
4·4·1·2纬向明显疵点:明显看得出能按纬向长度评分的疵点。
4·4·1·3纬向严重疵点:看得出严重影响外观的能按纬向长度评分的疵点。
4·4·1·4横档疵点:纬向呈带状或纬向密集性散布疵点横跨全幅,与正常布面的色泽有差异的疵点。
4.4.2局部性疵点评分说明
4·4·2·1 局部性疵点轻微与严重程度的划分,参照GB 250,4级为轻微,3—4级及以下为严重。
4·4·2·2疵点长度按经向或纬向的最大长度量计。
4·4·2·3在经向100 cm及以内,若有几种疵点(破损性)同时存在时,其最大累计评分不超过10分。
4·4·2·4除破损性疵点外,距边1 cm及以内的其他疵点不评分。
4.4.3散布性疵点评分说明
4·4·3·1有两个及以上的散布性疵点同时存在时,以其中严重一项定等。
4·4.3.2散布性疵点的色差程度参照GB 250评级。
4.4.4订线规定
单独一处5分或10分的疵点采用订线方法,允许订线根数见表8。
4.4.5真开剪规定
超过1 cm的破洞、稀弄、不对接的轧梭及2 cm以上的跳花必须开剪。
5试验方法
5.1幅宽按GB 4667执行。
5.2密度按GB 4668执行。
5.3断裂强力按GB 3923执行。
5.4长度按GB 4666执行。
5.5尺寸稳定性按GB 8628、GB 8629、GB 8630执行。
5.6耐摩擦色牢度按GB 3920执行。
5.7耐洗色牢度按GB 392l执行。
5.8耐光色牢度按GB 8427执行。
5.9耐熨烫色牢度按GB 6152执行。
6检验规则
按GBn 286色织布检验规则执行。
7标志、包装
按GBn 287色织布标志和包装执行。
8其他
用户对产品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标准。
附录A
亚麻色织布物理性能有关指标
(补充件)
A1幅宽、密度、断裂强力的计算
根据亚麻和亚麻混纺、交织坯布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结合色织工艺设计,按规定的加工系数计算。见表A1。
附录B
纬斜、污渍疵点的量计方法
(补充件)
纬斜、污渍疵点的量计方法按FZ/T 34002亚麻印染布中附录D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原纺织工业部科技发展司提出。
本标准由亚麻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黑龙江省纺织检测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纺织检测中心、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哈尔滨棉织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桂香、张基莲、栾开伟、鞠殿秀、徐伟。
本标准参照采用原苏联标准TOCT 11039—84《亚麻及半亚麻色织物》、日本纤维株式会社84年《麻
织物(整理后)检验标准》、《麻织物检验标准》。
本标准中优等品接近于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一等品相当于国际同类产品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