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原料
首先,水溶维纶丝的选定要考虑水溶维纶长丝的溶解温度,不得高于90℃,因毛巾企业大多使用环保烯料,且染色温度在90-100℃之间。日本NITIVY牌44dtex维纶长丝的水溶温度只有65℃。
其次,为了保证棉纱在解捻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力,选定棉纱时要求必须条干均匀,CV值一般不得高于12%,不能有细节,另外棉纤维整齐度要好,粗节、结杂要少。最后纱线为29.15tex无捻线。
工艺流程:29.15tex棉纱+维纶丝→并线→反向加捻→包装
设备选用:因为该品种纱属于高档毛巾专用,为此在设备选用上做了精心的比较,最后选用MURATA公司的No.23型高速并线机和No.363型倍捻机。
关键技术与工艺:
并线工序,根据水溶维纶长丝细度细、弹性伸长大,而29.15tex棉纱较粗弹性伸长小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工艺参数的控制,尽量减小意外伸长 尽可能使棉纱及水溶维纶长丝的伸长保持一致(因水溶维纶易产生意外伸长在生产中如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在倍捻加工中易产生棉纱结辫现象,严重影响成纱质量),以提高成纱质量。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适当降低卷绕速度,由450m/min降至300m/min,尽可能地减少水溶维纶长丝意外伸长;
2.张力片选择应尽可能使二者弹性伸长保护一致,水溶维纶长丝通道张力选择1.0g的张力片,29.15tex棉纱通道张力片选择9.5g(2g×3+3.5g);
3.为了减少单股纱的出现,在自停针的选择上对二者也应区别对待,水溶维纶长丝选用直径为0.88mm自停针,而29.15tex棉纱选用直径为1.2mm的自停针;
4.应适当提高车间内的相对湿度,使其控制在70-75%之间,以增加棉纤维的抱合力,减少解捻过程中的断头现象。
倍捻工序,倍捻工序是加工无捻丝的最关键的工序,工艺参数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成纱的质量,为了减少倍捻加工中纱线的断头,减少棉纱结辫现象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不影响成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退捻率,一般控制在85-90%之间,保留10-15%的捻度,这样不仅减少了退捻过程中的断头,也提高产量;
2.为了减少生产中的断头现象的发生,适当减少了锭速,锭速有正常生产的11000r/min减少至8000r/min;
3.由于退捻后29.15tex棉纱虽然与水溶维纶长丝合股,但强力仍然较低,应降低气圈高度,经过多次实验确定气圈的适宜高度为340mm;
4.储纱角度设定是否合理关系到无捻纱生产成败,纱线(并合后的捻线)在退绕过程中随着直径的减少,其气圈张力的变化是很大的,如果在退绕过程中储纱角小于90度时,气圈张力突大,随之断头率也很高;如果储纱角大于720度时,高速旋转的气圈易形成扁平气圈环,也易产生断头,所以,加捻工艺是否合理可通过绕在纱盘上的储纱角来判断,储纱角的设定可通过调整张力器的张力来调节,通过以往的生产经验,储纱角在生产过程中应保持90度到540度之间为宜,即满筒时角度不宜超过540度,小筒时储纱角度不宜小于90度。实际生产中,弹仓式张力器申弹簧钢丝直径选择了0.26mm,压缩式张力器刻度选择1(即最小),为了使锭翼回转得较为轻快,制动片小圆面朝上,张力片使用大号加中号;
5.选择了181%的超喂率以减少断头,适当减少卷绕张力;
6.适当增大车间内的相对湿度,使车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上,以增大维纶间的抱合力,减少断头;
7.倍捻中易出现棉纱结辫现象(即加捻后的成纱棉纱被挤出成纱表面,并结成小辫,通常有0.5cm长),可通过调整并线原张力、倍捻的退绕力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