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甲骨青铜载丝绸

  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1899年才被发现。殷墟是商王朝后期都城的遗址,自盘庚迁都直至商纣灭亡共历273年。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此出土的甲骨多达几十万片,其中有很多都记载了与蚕、桑、丝和蚕业有关的事和文字。可见,蚕丝早已成为当时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缫”字中有水、缫釜及蚕茧,属象形字。此外,还有续丝的“续”、断丝的“断”,束丝的“束”、用丝线钓鱼的“钓”、以丝线作琴弦的“乐”,以及用丝帛制成的“衣”、“巾”等字,它们的字形或造字本义都与丝有关,属会意字。有些如“幽”、“幼”,则是由丝线的细微含义引申而来。

  甲骨文中的“桑”以桑树为形,往往用作地名。先秦史籍曾记载:商代开国君主成汤在位时,七年大旱,成汤于桑林中以身祷雨,后人称为“成汤祷雨”。成汤的名相伊尹,曾是空桑之中的弃婴,被一采桑女所得。从这些文字记载可推测出商代已大量种植桑树。

  目前,一些学者对甲骨文中的“蚕”字有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那不是“蚕”字,而是“蛇”字的象形文字。其实,这些“蚕”字的构形虽有变化,但都突出表现其多环节的生理特征,是对蚕的生动写照。

  “蚕神”是古人崇拜的神灵之一。祭祀蚕神称为“蚕示”,或用三牛、三牢,或用羌(被杀死的奴隶),典祀十分隆重。由每年祭祀蚕神以求丰收的行为可知,蚕桑也属重要的农业收成。商代后期一个叫武丁的国王曾为派人察看蚕事而九次占卜,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对蚕桑业极为重视。

  丝绸具有轻盈、舒适、光亮等神奇特性,这是其他织物所没有的。在“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的原始社会中,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生产和使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便成为贵族的专用物品。统治者为了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或炫耀其显赫的地位,桑蚕丝织生产倍受重视。蚕的形象还不断出现在奴隶主礼器的装饰纹样中。从出土文物可知,奴隶主死后,其墓葬极为奢华,甚至在陪葬品青铜器外包上精美的丝织品,以显示经济实力。由于埋葬于地下数千年,丝绸逐渐被青铜器的铜酸腐蚀,后人只能从考古发掘出的粘附于商周青铜器上的丝绸印痕中窥测当时丝绸的生产水平。目前所能见到的商周丝绸大多为附着在青铜器上的印痕,考古出土的实物极为少见。

  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商代玉戈堪称珍宝,它不仅拥有各种朱砂染色而成的平纹织物的印痕,而且还拥有以平纹为地、呈雷纹的丝织物印痕。这类几何纹样所有线条均等宽,是迄今为止所发现商代织物的基本特征。

                         来源:www.scitom.com.cn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