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服装:一去不返的列宁装


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

  列宁装、布拉吉的年代逐渐远去,曾经时尚的俄罗斯元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葛万青、张春宁报道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这句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中颇为流行。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处处以苏联为模式,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老大哥”的影响。

  爱列宁装,更爱“布拉吉”

  有意思的是,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

  专家称,这一服饰变化,除了表明中国女性也有革命诉求之外,还因为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此外,列宁装有时还会附加上一条腰带,它的紧束功能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66岁的郑阿姨原籍哈尔滨。据她回忆,1945年东北解放后,列宁装便在当地出现,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流行开来。在郑阿姨居住的军队大院里,单位统一发放了这种式样的衣服,妇女们几乎都穿着它,时髦一些的还将白衬衫的领子翻在外面,搭配得十分漂亮。

  郑阿姨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当时,她母亲那一辈的妇女把能穿上列宁装视为一种荣耀。
“我还记得,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些女劳模的照片,比如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也都是穿着列宁装,十分精神。我当时很羡慕她们,希望自己赶快长大,也可以穿这么漂亮的衣服。”郑阿姨说,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都是清一色的蓝、灰、黑。

  除列宁装外,当时很受女孩子们欢迎的还有“布拉吉”(俄文译音,意为连衣裙)。郑阿姨当时上的小学完全按苏联模式管理,一年为学生订制两套校服。夏天的校服最初是黑色连衣裙,裙子上部类似背心,通常在里面搭配白衬衣。后来又发过一种花裙子,翻领,泡泡短袖。到了冬天,女学生就统一穿呢子上衣,外面再套一件大衣,也完全是苏联风格。“老师的服装也是统一的竹布蓝连衣裙,十分好看。”郑阿姨说。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