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织物规格

2纬纱及织物性能特点
2.1纬纱
以杜邦公司生产的莱卡弹力丝为原料,在纺纱过程中经预牵伸后,被棉纤维包覆其中形成的具有弹力特性的氨纶包芯纱。
2.2织物特点
由于纬向采用氨纶包芯纱,其弹力特性决定了织物面料在纬向的拉伸弹性,所以形成具有纬向弹性的弹力布。
3 工艺流程

4主要工艺及技术措施
4.1 整经
在整经工序我们采用1452A(G)~160型整经机,其工艺路线以“低速,中张力,小伸长,保弹性”为原则,控制整经张力,力求达到片纱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并做好断头操作及清洁工作,整经断头实测1.09/百根•万米。具体工艺见表1。

4.2 浆纱
4.2.1浆纱设备选择
由于该品种总经根数多,浆纱覆盖系数较高(63.26 9/6),使用传统浆纱机,难以满足织造要求,为此,我们选用新购的S432型浆纱机进行上浆。该浆纱机双浆槽,双浸四压,压浆辊硬度为80-82D(邵),压浆力范围0—40kN,其大小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张力系统和浆槽,烘筒的温度均由PLC电脑进行自动控制,回潮测量控制仪能根据烘燥能力而调节车速,以保持纱线的回潮率恒定。
4.2.2浆料的选择
对此弹力布来说,由于纱号细,单纱断裂强力低,耐磨性能差,织物经纬密略高,因此,选择浆料应重点考虑纱线的耐磨和毛羽的贴伏及浆膜的完整度。PVA-1799成膜性非常好,且浆膜坚韧、耐磨,但由于聚合度和醇解度较高,浆液流动性和渗透性差,干分绞区浆膜撕裂产生的二次毛羽增多。JS-2因聚合度低,颗粒较小,粘度底,与PVA-1799混合,可降低混合浆液粘度,有利于浆液流动,让浆液渗透到纱线内部,提高纱线的内在强力;ZXW-1是丙烯酸类浆料,不仅可以起到PVA与淀粉混溶作用,而且可以软化浆膜,增加浆膜的柔韧性,以提高纱线的耐屈曲性,减少布机断头,具体浆料配方见表2。

经实践,为降低并纱、倒断头,提高织轴质量,上浆率宜控制在12%左右,我们采用“高浓度低粘度,高压浆力,先轻压,后重压,中速,小伸长,紧卷绕,湿分绞,保浆膜,后上蜡,增平滑”的工艺路线,最终达到伏毛羽,增耐磨,改善开口清晰度,提高可织性的浆纱目的。主要浆纱工艺参数见表3。
4.3 穿筘
由于纬纱具有弹性,易产生断边。为了防止断边产生,采用了布边较松弛的纬重平组织。综丝穿法:地组织:1、3、5、7、2、4、6、8;边组织:1、5、3、7、2、6、4、8。
4.4织造
由于纬纱当中含有的氨纶弹力丝易收缩,使得纬纱在运行过程中不易拉直,当经纱上含有的棉杂与其摩擦或点啄式纬停装置的钢针弹力较大时,易产生起圈纬缩。为减少纬缩,就要使纬纱在运行过程中尽量拉直,喷气织机可利用高压喷射气流做到,但有梭织机是利用梭子引纬,普通梭子的导纬张力达不到此要求。因此,能否解决纬缩疵点成为了该品种能否正常生产的关键,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几条工艺及技术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4.4.1提高导纬张力,我们给该品种配置了具有双瓷眼的专用木梭,改变纱线在梭子中的引纱路线,并在梭腔中采取了加尼纶丝和粗细不同直径的双尼纶环措施。以控制纬纱气圈,增大磨擦力,使纬纱在运行过程中尽量拉直,减少纬缩。
4.4.2采用“双踏盘二次开口,早开口,晚投梭,高后梁”的工艺路线,增大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差异,有利于打紧纬纱的同时可以减少梭子进出梭口与经纱的摩擦机会,减少纬缩并可降低经纱断头,提高布机效率。具体织机工艺参数见表4。

4.4.3梭子定位要准确,投梭机构作用必须良好,制梭铁弹簧压力要适中,作到单指可拔动梭子到梭箱尽头,相应投梭力要适中,保证梭子定位准确,避免产生回跳。
4.4.4 当断经或停车时,梭子不在梭箱或定位不正确,值车工处理完停台开车时,应该将梭子先塞进引纬侧梭箱,再通过打梭棒投入对侧梭箱,使纬纱拉直后再开车,可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纬缩。
另外,由于纬纱采用氨纶包芯纱,所以纬向收缩性较大,加之筘幅与布幅实际相差12.8mm,纬向缩率达6.96%,刚开始上车时采用0.6mm刺高的10环铜刺环,握持力不足,布面易抖动,最里两环处所受张力太大,此处易将纬纱拉断,产生边撑疵,改用加长的16环铜刺环边撑,减少每个刺环所受张力增强握持力,使布面抖动减小,无边撑疵产生。
由于有梭布机生产弹力布存在的难度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一定要到位,保证良好的设备状态,同时要求值车工对操作要领要熟练掌握,装纬工要使用钩针引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5 织造效果
通过以上针对性的措施,使得该品种的效率达到86%,下机一等品率66.7%,其退浆后幅宽缩到120cm,弹性达28.9%,弹力性能良好,满足了客户需求。
6 结论
6.1整经宜采用“低速、小张力、小伸长”的原则,控制整经张力,降低整经断头。
6.2浆纱应以“高浓低粘,适当加大压浆辊压力,被覆兼顾渗透,以小张力求得小伸长,湿分绞,后上蜡”的工艺路线,贴伏毛羽,改善开口清晰度,降低布机断头。
6.3织造宜采用“双踏盘二次开口,早开口,晚投梭,高后梁”的工艺路线,同时采用双瓷眼专用木梭,要求梭子定位准确,设备状态良好,以减少纬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