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轻薄型高档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细号纱、超细特纤维纺织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梳棉机是棉纺织厂的"心脏",要纺好细号纱和超细特纤维纱关键在梳棉,核心是针布。
1、针布的设计与选用
要使针布能够满足分梳、除杂、均匀混和转移等作用的要求,就要对针布规格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和选用。针布设计选用是否适当,是影响梳棉机梳理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如针布设计选用配套不当,不论梳理机的各部件、措施和工艺如何优良,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梳理质量和优良品质的产品。新型针布的设计选用配套必须考虑以下因素:⑴加工纤维的性质。如被加工纤维的种类、长度、含杂、强力、摩擦因素、油剂等。⑵梳棉机的工艺。如梳棉机产量、锡林速度、生条定量等。⑶纺纱条件的要求。如纺纱号数,混纺或纯纺以及有关纱的特殊用途要求等。⑷锡林、道夫、盖板针布间的相互配套及规格参数间的相互影响。⑸梳理作用应依次循序增加,如设NT,NF,NC分别为刺辊、盖板、锡林的针齿密度,N1,N2,N3分别为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针布齿密,则NT≤N1≤N2≤NF≤N3≤NC。⑹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针布应具有自洁能力,即不充塞纤维和杂质,始终保持清洁针面,而且还应具有握持分梳纤维的能力。
2、纺细号纱针布研究
2.1金属针布纺细号纱的试验
关于金属针布能否纺细号纱和特细号纱的问题,不少纺织厂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论纺9.8tex纱还是纺5.9tex纱,金属针布的纺纱质量均比弹性针布好,而且梳棉机产量还可以提高(见表1和表2)。
表1 两种针布纺9.8tex纱的对比
项 目 | 弹性针布 | 金属针布 |
产量㎏·h-1 | 9.86 | 14.89 |
锡林速度/r·min-1 | 203 | 290 |
刺辊速度/r·min-1 | 815 | 890 |
短绒增加率/% | 3.23 | 3.77 |
生条棉结/粒·g-1 | 14.1 | 9.2 |
生条杂质/粒·g-1 | 29.6 | 6.1 |
表2 两种针布纺精梳纱的对比
项 目 | 7.38tex | 5.9 tex | ||
金属针布 | 弹性针布 | 弹性针布 | 金属针布 | |
产量㎏·h-1 | 5 | 10 | ||
生条条干(萨氏)CV/% | 16.51 | 14.89 | ||
生条棉结/粒·g-1 | 67.7 | 106.6 | 18.4 | 16.3 |
生条杂质/粒·g-1 | 142.5 | 178.9 | 37.4 | 29.8 |
细纱棉结/粒·g-1 | 51.4 | 110.7 | 30 | 27.5 |
细纱杂质/粒·g-1 | 72.8 | 136.1 | 33.5 | 28.3 |
细纱条干CV/% | 19.84 | 19.52 | ||
黑板条干(优:一) | 1.67:8.23 | 2.1:7.9 | ||
总落棉率/% | 3.47 | 6.09 | ||
断头率/根·(千锭·h)-1 | 35.4 | 29.0 |
试验说明,金属针布在纺细号纱时,其纺纱质量比弹性针布好,也就是说金属针布比弹性针布在纺细号纱时更能实现优质高产。国外资料介绍,金属针布可纺更细号的纱,比如5.9 tex~3.3 tex。近年来,金属针布的规格又有很大发展和改进,具有浅齿、尖齿、薄齿、密齿、小工作角等特点,从而大大改善了金属针布的纺纱工艺性能。仅以齿密为例,金属针布已远远超过弹性针布,因而使金属针布更适于纺细号纱。上述试验中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规格参数见表3。
表3 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主要规格参数
项目 | 金属针布(锡林) | 金属针布(道夫) | 弹性针布(锡林) | 弹性针布(道夫) |
总高/㎜ | 3.0-2.5 | 4.0 | 9 | 9 |
齿深/㎜ | 1.1~0.6 | 2.2 | ||
基部厚度/㎜ | 0.62~0.6 | 0.8~0.9 | ||
工作角/(°) | 78~65 | 65 | 74 | 66~68 |
齿距/㎜ | 1.3-1.25 | 1.6-1.8 | ||
齿密度/齿·(25.4)-2 | 820~860 | 398~508 | 400~600 | 500~650 |
2.2细号纱对针布的要求 试验表明,新型金属针布比弹性针布更适于纺细号纱,不仅纺纱质量好,而且梳棉机产量高。目前,各种高产梳棉机都以50㎏/h的单产水平生产细号纱棉条。一般纺细号纱时所用的原棉较好,纤维长度长,含杂少,梳棉机速度比纺中号纱时低,生条定量也轻。细号纱在纱的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少,成纱均匀度要求高,因此,要求纺细号纱用的针布分梳、均匀混和及除杂作用应充分,纤维转移率适当;梳棉机针布充塞少,纤维负荷轻,生条结杂少,棉网清晰度和纤维梳理度好;尽可能避免损伤纤维。
2.3 纺细号纱针布
国内外各针布公司(厂)纺细号纱针布型号规格见表4。
2.3 纺细号纱针布
国内外各针布公司(厂)纺细号纱针布型号规格见表4。
表4 各国纺细号纱针布规格
公司 | Graf | ECC | Holl(德) | 金井 | Holl(美) | 国内 |
产量/㎏·h-1 | 15~50 | 30上下 | 15~50 | 高产 | ≤50 | |
锡林针布 | R2520×0.6 R2525×0.5 R2030×0.5 R2030×0.4 P2040S×0.4 | 676 (2027×1365) 686 (2027×1550) 5095 (2040×1740) 5586 (2035×1550) | C56103 (2030×1550) C56125 (2530×1550 | CC96×KFA (2040×1740) CC86×KA (2030×1550) CC73WKD (2327×1463) | 072403681 (2530×1350) 072403832 (2030×1550H) 072456338 (2040×1740H) 072403490 (2520×1650) | 2520×1560-720 2520×1550-860 2530×1550 2030×1550 *2035×1550 *2035×1540-1075 *2040×1740-949 |
道夫针布 | N4025B×0.9 M5030×0.9 | 8641 (4030×2080) 8345 (5025×2190) 5640 (3730×1890) | D55592 (4130×1894) D55908 (5030×2190) | DU34DH-K (4030×2190) | 072403212 (4230×2180) 072404417 (4030×1990D) 072455615 (5030×2190X) | 4030×1990 5030×2190 *4030B×1990 *4045B×1990 *4545B×2090 |
盖板针布 | SPT-52 SH50/0 ECONO50/0 | ECCO500 ECCO440 | HD44K/30 HL44K/30 HD51/30 | JVX-500 | H50 [H=8㎜,N=500 齿/(25.4㎜)2] | |
刺辊锯条 | E5510-(40) VE5010V-8 | 8SN(5700-42) V8TR/4SAL (5010-41) R111 (5505-40) | CL155559 (5010-44) C155468 (5510-37) LICHC40 (5510-40) | TC50KH (5610-40) C41R04 (5010×5132V) | 072402007 (5710) | α=80°~85° N=36~41 齿/(25.4㎜)2 |
注:⑴Graf 、ECC、金井针布包括该公司配用在MK5型、CX400型、C501型、C41型、C51型、DK803型、DK903型等高产梳棉机上的针布;⑵Graf针布型号中下列英文字母代表齿距为:D=6.3㎜,E=5.1㎜,N=1.9㎜,O=1.8㎜,P=1.7㎜,R=1.5㎜;⑶道夫针布Graf型号中的B,Holl公司D和金井公司的K均表示为弧形齿尖。Holl公司的X表示针布工作侧面带横槽纹;⑷Holl公司的H、Graf公司的S均表示为高级(高碳低合金)钢材;⑸表中带*者为国内需开发的新产品。
3、细特、超细特纤维针布的研究
3.1细特、超细特纤维针布的梳理特点
超细特纤维的定义各国略有不同,美国、德国和我国等都将单丝细度在1.0dtex以内称超细特纤维。国内外对超细特纤维及其产品的开发极为重视。在梳棉机上梳理加工超细特纤维,与加工棉纤维、棉型化纤和中长纤维相比,有其特殊的纺纱要求,需要配套使用满足以下特殊要求的针布:
⑴由于超细纤维远比一般纤维细,甚至比棉纤维还细得多(如0.55dtex的超细特纤维),而长度比棉纤维长(一般超细纤维长度在32㎜~40㎜),具有细而长的特点,梳理过程中,因比表面积大,摩擦增加,静电多,转移困难,极易缠绕针布,极大地影响纺纱质量,这要依靠改善针布规格参数的设计、提高针布制造质量(如光洁度、平整度等)和改进梳棉机工艺来解决。⑵要求有足够的梳理度。超细特纤维一般纺制细号、超细号的高档轻薄型纺织品,纤维细,纱号细,要求均匀度好,梳理应充分,要求足够的齿密和合理的梳棉工艺来保证其梳理度,如Graf针布的齿密度为720齿/(25.4㎜)2~860齿/(25.4㎜)2,金井针布为700齿/(25.4㎜)2~750齿/(25.4㎜)2,ECC和Holl(德分公司)为700齿/(25.4㎜)2~800齿/(25.4㎜)2。据国内经验,中长化纤也应在600齿/(25.4㎜)2~650齿/(25.4㎜)2左右,棉型化纤为660齿/(25.4㎜)2~720齿/(25.4㎜)2左右,才能确保其梳理度。盖板针布密度也应在400齿/(25.4㎜)2~450齿/(25.4㎜)2左右。⑶要求产生棉结少。超细特纤维细而长,刚性小,抗弯强度低,比电阻大,静电多,纤维转移困难,针布纤维负荷重,极易产生"三绕"现象,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棉结,这就要从针布规格参数、制造质量和梳理工艺等几方面来着手解决。⑷化纤对针布的磨损比棉纤维大,而超细特纤维的比表面积大,因而要求针布具有更好的耐磨性。⑸超细特纤维断裂强力低,纤维易在梳理过程中受损伤,使短绒增加,故应注意在梳理过程中避免损伤纤维。
3.2超细特纤维针布
超细特纤维针布与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针布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点,国内外各有关针布公司(厂)的超细特纤维布规格见表5,其中带*者为国内应开发的针布新产品。
3、细特、超细特纤维针布的研究
3.1细特、超细特纤维针布的梳理特点
超细特纤维的定义各国略有不同,美国、德国和我国等都将单丝细度在1.0dtex以内称超细特纤维。国内外对超细特纤维及其产品的开发极为重视。在梳棉机上梳理加工超细特纤维,与加工棉纤维、棉型化纤和中长纤维相比,有其特殊的纺纱要求,需要配套使用满足以下特殊要求的针布:
⑴由于超细纤维远比一般纤维细,甚至比棉纤维还细得多(如0.55dtex的超细特纤维),而长度比棉纤维长(一般超细纤维长度在32㎜~40㎜),具有细而长的特点,梳理过程中,因比表面积大,摩擦增加,静电多,转移困难,极易缠绕针布,极大地影响纺纱质量,这要依靠改善针布规格参数的设计、提高针布制造质量(如光洁度、平整度等)和改进梳棉机工艺来解决。⑵要求有足够的梳理度。超细特纤维一般纺制细号、超细号的高档轻薄型纺织品,纤维细,纱号细,要求均匀度好,梳理应充分,要求足够的齿密和合理的梳棉工艺来保证其梳理度,如Graf针布的齿密度为720齿/(25.4㎜)2~860齿/(25.4㎜)2,金井针布为700齿/(25.4㎜)2~750齿/(25.4㎜)2,ECC和Holl(德分公司)为700齿/(25.4㎜)2~800齿/(25.4㎜)2。据国内经验,中长化纤也应在600齿/(25.4㎜)2~650齿/(25.4㎜)2左右,棉型化纤为660齿/(25.4㎜)2~720齿/(25.4㎜)2左右,才能确保其梳理度。盖板针布密度也应在400齿/(25.4㎜)2~450齿/(25.4㎜)2左右。⑶要求产生棉结少。超细特纤维细而长,刚性小,抗弯强度低,比电阻大,静电多,纤维转移困难,针布纤维负荷重,极易产生"三绕"现象,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棉结,这就要从针布规格参数、制造质量和梳理工艺等几方面来着手解决。⑷化纤对针布的磨损比棉纤维大,而超细特纤维的比表面积大,因而要求针布具有更好的耐磨性。⑸超细特纤维断裂强力低,纤维易在梳理过程中受损伤,使短绒增加,故应注意在梳理过程中避免损伤纤维。
3.2超细特纤维针布
超细特纤维针布与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针布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点,国内外各有关针布公司(厂)的超细特纤维布规格见表5,其中带*者为国内应开发的针布新产品。
表5 纺超细纤维针布规格
公司 | Graf | ECC | Holl(德) | 金井 | 其它 | 国内 |
产量/㎏·h-1 | 15~50 | 30上下 | 15~50 | |||
锡林针布型号 | R2520×0.6 R2525×0.5 R2530×0.6 R2030×0.5 | 719 (2820×1465-709) 666 (2027×1565-662) | C56124 (2530×1560-727) C56126 (2524×1660-672) | 2810×1670-580 2817×1560 (2517×1560-717) | 2824×1665(ICC) 3111×1565(A·W) 2815×1565 2815×1570(P·W) | 2515×1660 2520×1650 2525×1550 *2030×1650-806 *2035×1640-1008 |
道夫针布型号 | N4025B×0.9 M5030×0.9 O4025×0.9 | 5640 (3730×1891) 8345 (5025×2191) | D03655 (4126×1894) D55615 (5030×2190) | 4525×1675-540 4527×2080-412 4030×2080 | 4025×2085-380 (P·W) | 4527×2080 5030×2090 *4030B×1990 *4545B×2090 |
盖板针布型号 | PT43/0 HS40/0 | ECCO40 | HD35/27 HD38K/27 H37F | T-400 T-450 | N=400~450 齿/(25.4㎜)2 JPT、TP、MCH、JF2、SXPT、SXJT | |
刺辊锯条型号 | D5505-32 | 8SN(5700-42) V8TR/4SAL (5005-43) | CL156150 (5000-34) CL156152 (5500-34) | 5600-36 | α=85°~90° N=34~42 齿/(25.4㎜)2 |
3.3细特纤维针布的特点
3.3.1刺辊锯条
特点:⑴加大锯齿的工作角,一般为85°~90°。⑵齿密为32齿/(25.4㎜)2~43齿/(25.4㎜)2,并提高齿尖锋利度。
3.3.2锡林、道夫针布
特点:⑴锡林针布。工作角小,握持分梳好,棉结少,梳理质量好,但其先决条件是转移释放性能要好,纤维不绕锡林,否则,工作角小,将严重绕花,棉结反而急剧增加。锡林速度低时采用28系列,工作角85°~70°;锡林速度高时采用25系列、20系列、工作角66°~60°。为保证有足够梳理度,齿密要求700齿/(25.4㎜)2~800齿/(25.4㎜)2。⑵道夫针布。总高H=3.7㎜~5㎜,齿基厚W=0.85㎜~0.9㎜,工作角65°~58°,利用齿高、大齿隙容量、小工作角、弧形齿尖以及制造质量高(如平整、锋利、光洁等)来提高转移能力。
3.33盖板针布
锡林盖板间梳理作用主要是由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共同完成的,因而盖板针布应具有以下特性:⑴释放转移性能好,针布纤维负荷轻,不充塞纤维,不挂花,盖板花少。⑵握持分梳、交替、均匀混和作用好。⑶具有足够的梳理能力,齿密在400齿/(25.4㎜)2~450齿/(25.4㎜)2左右。⑷梳理过程中产生棉结少。⑸针布制造质量好,平整、锋利、光洁、耐磨。⑹超细特纤维细而长,以横向针尖距小、纵向针根距渐稀的圆弧形曲线排列针布为好,以加强分梳、减少棉结和纤维损伤。由此,对细特、超细特纤维盖板针布的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盖板针高7.5㎜~9㎜,工作角75°~72°,转移性能好,盖板负荷轻,不挂花;二是齿密为400齿/(25.4㎜)2~500齿/(25.4㎜)2,以保证足够的梳理度和减少棉结。
4 弧形变角齿尖的设计与应用
4.1高产梳棉机道夫针布
道夫针布的主要作用是抓取凝聚纤维,把已分梳好的单纤维及时从锡林上充分转移出来,凝聚成棉网,道夫针布应具有足够的抓取握持能力,因此,道夫针布必须采用深而细的基本齿形。道夫针布的规格应随锡林速度、锡林针布和梳棉机产量的变化而适当变化。目前,为了解决高速高产和锡林针布矮齿、大前角和高速气流的顺利引导问题,一般采用大前角和增大齿高、增加齿间容量,顺利引导高速气流来解决纤维转移的问题。
⑴前角应随着梳棉机速度、产量的增加而增大。表6为根据金井公司等资料归纳的产量与角度的关系。普通低产梳棉机道夫齿条前角采用20°,高产梳棉机为25°左右,超高产梳棉机一般为30°左右,随着产量不断增加(50㎏/台·h),角度逐渐变大30°~35°,甚至还有增大的趋势。但进一步增大前角,在齿形设计上、齿条制造上和针布防轧性能上均有难度。
3.3.1刺辊锯条
特点:⑴加大锯齿的工作角,一般为85°~90°。⑵齿密为32齿/(25.4㎜)2~43齿/(25.4㎜)2,并提高齿尖锋利度。
3.3.2锡林、道夫针布
特点:⑴锡林针布。工作角小,握持分梳好,棉结少,梳理质量好,但其先决条件是转移释放性能要好,纤维不绕锡林,否则,工作角小,将严重绕花,棉结反而急剧增加。锡林速度低时采用28系列,工作角85°~70°;锡林速度高时采用25系列、20系列、工作角66°~60°。为保证有足够梳理度,齿密要求700齿/(25.4㎜)2~800齿/(25.4㎜)2。⑵道夫针布。总高H=3.7㎜~5㎜,齿基厚W=0.85㎜~0.9㎜,工作角65°~58°,利用齿高、大齿隙容量、小工作角、弧形齿尖以及制造质量高(如平整、锋利、光洁等)来提高转移能力。
3.33盖板针布
锡林盖板间梳理作用主要是由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共同完成的,因而盖板针布应具有以下特性:⑴释放转移性能好,针布纤维负荷轻,不充塞纤维,不挂花,盖板花少。⑵握持分梳、交替、均匀混和作用好。⑶具有足够的梳理能力,齿密在400齿/(25.4㎜)2~450齿/(25.4㎜)2左右。⑷梳理过程中产生棉结少。⑸针布制造质量好,平整、锋利、光洁、耐磨。⑹超细特纤维细而长,以横向针尖距小、纵向针根距渐稀的圆弧形曲线排列针布为好,以加强分梳、减少棉结和纤维损伤。由此,对细特、超细特纤维盖板针布的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盖板针高7.5㎜~9㎜,工作角75°~72°,转移性能好,盖板负荷轻,不挂花;二是齿密为400齿/(25.4㎜)2~500齿/(25.4㎜)2,以保证足够的梳理度和减少棉结。
4 弧形变角齿尖的设计与应用
4.1高产梳棉机道夫针布
道夫针布的主要作用是抓取凝聚纤维,把已分梳好的单纤维及时从锡林上充分转移出来,凝聚成棉网,道夫针布应具有足够的抓取握持能力,因此,道夫针布必须采用深而细的基本齿形。道夫针布的规格应随锡林速度、锡林针布和梳棉机产量的变化而适当变化。目前,为了解决高速高产和锡林针布矮齿、大前角和高速气流的顺利引导问题,一般采用大前角和增大齿高、增加齿间容量,顺利引导高速气流来解决纤维转移的问题。
⑴前角应随着梳棉机速度、产量的增加而增大。表6为根据金井公司等资料归纳的产量与角度的关系。普通低产梳棉机道夫齿条前角采用20°,高产梳棉机为25°左右,超高产梳棉机一般为30°左右,随着产量不断增加(50㎏/台·h),角度逐渐变大30°~35°,甚至还有增大的趋势。但进一步增大前角,在齿形设计上、齿条制造上和针布防轧性能上均有难度。
表6 道夫针布齿条前角与梳棉机产量的关系
前角/(°) | 20~23 | 26~29 | 32~35 | >35 |
产量/㎏(台·h)-1 | 5~10 | 20~30 | 40~50 | 50~100 |
⑵道夫针布齿深加大,齿间容量加大,道夫针布的握持抓取力大,有利于纤维向道夫的转移和凝聚,而且高速气流的引导顺利。但齿深增大,针布的抗轧性能差,针布易于倒伏和轧伤,特别是采用大前角时,更易轧坏。道夫针布的齿深增大,齿距会适当放大,齿密也会适当减少(见表7)。因此,道夫针布的总高目前为5.0㎜~3.7㎜,前角为25°~35°。
表7 Graf公司道夫针布规格
总高/㎜ | 齿距/㎜ | 齿密/齿·(25.4㎜)-2 |
5 4 | 2.1 1.9~1.8 | 341~338 365~398 |
为适应超高产梳棉机和一些难转移纤维的需要,Graf公司、Holl公司和金井公司开发弧形变角齿尖和组合齿尖的道夫针布新产品,极大地提高了道夫针布的剥取转移性能。

图1为Holl公司AD4030×02190道夫针布的圆弧形变角齿尖:⑴齿前面上的b点→a点间的前角α逐渐增大,在齿尖处为α1,实测α1=66°~68°,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齿尖部分转移凝聚纤维的能力,足以适应梳棉机高速高产和梳理难转移纤维的要求,而且使棉结显著减少,梳理棉网质量得到明显改善。Holl公司的齿尖为圆弧形齿尖,即a→b为一圆弧ab,但也可以为非圆弧,在ab间各点的前角是逐渐变大的;⑵为保持齿尖的强度,齿前面轮廓为弧形,齿背面轮廓也应是弧形,如齿尖角β太小,齿尖强度差,齿尖易擦伤轧坏,且制造困难,技术要求高,一般道夫针布的齿尖角β=18°~26°左右,可取β=18°~20°,所以γ=4°左右,但γ不宜为0°,否则将有可能影响道夫针布齿尖对锡林上纤维网的穿刺、抓取能力,转移纤维不利。
4.3 弧形变角齿尖的应用与开发
齿前面采用弧形,增大了齿尖部分的前角,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道夫针布的转移凝聚纤维的能力,不仅适应了梳棉机的高速高产(特别是50㎏/台·h~100㎏/台·h以上的超高产梳棉机)和麻、毛、化纤(包括超细特化纤)转移的需要,而且还改善了梳理棉网质量,特别是使棉结显著降低。齿部齿背的弧形主要是为了保持齿尖的强度,随齿前面的弧形而相应采取的措施。图2为Holl公司的组合齿尖。

5 我国细特、超细特纤维针布的开发
5.1影响梳理质量的因素
现代高产梳棉机的两大特点是金属针布和高速梳理,金属针布为高速梳理创造了必须的条件,针布是高产梳棉机的"心脏"。随着锡林、刺辊速度的成倍提高,梳棉机产量更是从4㎏/h迅速提高到50㎏/h~100㎏/h。由此可见,锡林、道夫金属针布对提高梳棉机的产质量十分重要,起关键的作用。
分析针布对梳理过程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分梳与转移的关系,只有分梳与转移配置恰当,才能使纤维获得充分梳理、混和转移,获得最佳的梳理质量和生条成纱质量。如果分梳与转移配置不当,不论是"分梳不足,转移有余"还是"分梳过分,转移不足"都将影响梳理质量,不可能获得优良的生条成纱质量。因此,应合理地同时提高锡林、道夫针布的分梳、转移能力、使分梳与转移在梳理过程中获得最佳的配置和最优的梳理质量。
5.2高产梳棉机对金属针布的要求
⑴随着锡林转速的提高,离心力增加,在梳针上的纤维滑脱趋势增加,为改善针布握持分梳纤维的能力,针齿工作角必须随着锡林速度的提高而减少。⑵随着梳棉机产量的增加,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下降,为此必须设法减轻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因而锡林针布的总高随产量增加而减矮,齿密随产量增加而加密。由此就形成锡林针布随速度、产量的提高而向矮、浅、尖、薄、密、小(工作角小、齿形小)的发展特点,使与其相配套的道夫、盖板针布也产生相应的发展变化。⑶为了适应国内外新型高产梳棉机(500r/min~600r/min, 50㎏/h~100㎏/h)的需要,必须研制高性能高耐磨的锡林道夫针布,以满足现代化高产梳棉机提高质量的需要,满足梳理细号纱纤维、超细特纤维的需要。
5.3 新型高耐磨锡林针布
为适应我国梳理细号纱纤维和超细特纤维的需要,应研制高梳理性能、高耐磨锡林新型针布(棉型)。其特点为矮、浅、尖、薄、密、小(工作角小、齿形小)、耐磨。纺细号纱锡林针布:2035×1550,2035×1540,2040×1740,纺超细特纤维锡林针布2030×(1650~806),2035×(1640-1008)。具体要求是:⑴采用小工作角(55°~50°),增加握持分梳能力,能适应锡林高速,提高针布对纤维的分梳作用,减少滑脱纤维,使浮游纤维减少,生条棉结、纤维伸直度、均匀度、梳理度及成纱质量得到极大改善。⑵采用矮齿浅齿,总齿高仅为2㎜,齿深仅0.45㎜~0.4㎜,在梳理过程中使纤维处于齿尖,增加与另一针面(盖板、道夫)的接触长度和作用齿数,有利于纤维的分梳、交替和转移等作用,提高了梳理效果和均匀混和效果,针布负荷轻,转移率高,对减少棉结有利,采用矮齿还可提高针齿的抗轧强度,使针布不易轧伤,不易嵌破籽。⑶采用薄齿、密齿,基厚为0.45㎜~0.4㎜,齿密分别为956齿/(25.4㎜)2~1075齿/(25.4㎜)2(P=1.5㎜)和806齿/(25.4㎜)2~1008齿/(25.4㎜)2(P=1.6㎜),增加了对纤维的握持、分梳能力,满足高产梳棉机迅速增加产量后对梳理度的要求。基厚减薄增加了针布的横向密度,增大了横纵向的齿密比,有利于把纤维束分梳成单纤维,有利于棉结减少,因而密齿、薄齿具有增加分梳、降低棉结,改善棉网均匀度、棉网结构、纤维伸直度,提高成纱质量和减少齿尖磨损的功能。⑷采用高级高碳低合金钢钢丝,提高齿尖的耐磨度,解决高产梳棉机国产针布寿命短、耐磨度不够、针尖锋利度易衰退,严重影响梳理质量的难题。⑸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使针布具有尖齿、平整、锋利、光洁的特点。
5.4 新型高效道夫针布
为适应高产梳棉机的需要和高梳理性能锡林针布配套要求,应研制高效、高转移性能、特殊齿尖的新型道夫针布。道夫针布的规格应随锡林速度、锡林针布和梳棉机产量的变化而适当变化,为了保证纤维及时、充分、正常转移和解决高速气流的顺利引导问题,一般采用减少道夫针布工作角和增大齿高、增加齿间容量来解决。但进一步增加总齿高和减少工作角在设计、制造和防轧性能上都存在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道夫针布转移能力,应设计高效、特殊齿尖的新型道夫针布。
细特纱道夫针布型号有4030B×1990型,4045B×1990型,4545B×2090型,超细特纤维道夫针布型号有4030B×1990型,4545B×2090型。
5.4.1 新型高效道夫针布的齿形特点
⑴采用基本齿形与特殊齿尖相结合的组合齿形设计,基本齿形工作角为60°,特殊齿尖工作角为45°,明显减小了齿尖部分工作角。在锡林道夫间的凝聚转移作用主要是由齿尖完成的,因此,新型道夫针布具有强大的转移能力。⑵总齿高采用4.5㎜~4.0㎜,比普通道夫针布高,利于提高转移能力和高速气流的引导。
5.4.2 新型高效道夫针布的工艺特性
⑴它满足了高产、超高产梳棉机锡林针布的转移的要求,因此,达到了同时提高分梳转移并合理配置梳理过程中分梳与转移关系的目的。⑵它还能更好地解决细特纱、超细特纤维和一些难转移纤维的转移配套问题,其通用性、适应性较为理想。⑶新型高效道夫针布包覆后可以直接使用,不宜平磨和刷光,能延长道夫针布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新型高性能高耐磨锡林针布和高效道夫针布具有"强分梳、大转移"的特性,由于同时提高了高产梳棉机锡林道夫的分梳转移能力,定能获得优异的梳理质量和生条成纱质量。
参考文献:
⑴费青. 金属针布的设计制造和使用(M). 北京: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0
⑵费青. 加工超细纤维专用针布(J). 棉纺织技术,1995 ;23(8):28-31
⑶费子林. 梳理超细纤维金属针布的研究(J). 棉纺织技术,1996 ;24(8):34-35
⑷翟建增.从MK5型梳棉机看梳棉的技术发展(J).棉纺织技术,2001 ;29(11):5-8
⑸费青. 新型针布的梳理工艺特性分析(J).棉纺织技术 2001; 29(11):9-14
⑹冯喜奎、李金武、田进财. 从细特针布试纺棉型谈化纤针布的发展(J) 棉纺织技术, 2000 ;28(8):24-26
⑺陈双斌,韩明兴,王延风. 细特纤维梳理工艺措施(J). 棉纺织技术,2002;30(3):40-41
⑻费青 国产新型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分析(J). 棉纺织技术,2002 ;30(10:)增刊 15-22
⑼王兟,孙志勇. 梳理工艺、针布规格与细特纤维棉结的关系(J) 棉纺织技术,2002;28(10): 20-22
⑽费子林. 梳理超细纤维金属针布的研制(J). 棉纺织技术,1996;24(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