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徽省2010年上半年蚕桑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全省蚕桑生产呈恢复性增长,虽然入春以来,遇到了持续阴雨、低温,光照不足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及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春蚕茧生产取得了丰产丰收,春蚕盒种产茧和销售均价创历史新高。全省春蚕发种24.5万盒,生产蚕茧12372.5吨,盒种平均产茧50.5公斤,销售均价1500元/50㎏,蚕茧产值3.712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6.7%、22.7%、5.2%、66.7%、106%,蚕农户均春蚕茧收入137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8元,增幅达106%。主要工作及成效:
 
       1、加强行情宣传和指导,实现春蚕生产恢复性增长

       从2009年下半年起茧丝绸行情明显持续回暖,到2010年3月中旬干茧价达到8.1~8.5万元/吨,基于茧丝绸市场企稳回暖的形势,省蚕桑站利用《安徽蚕业信息网》及时宣传茧丝绸行情,蚕茧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及蚕业主管部门,积极扶持蚕茧生产的发展,宣传茧丝绸市场信息。如岳西、潜山、青阳、黟县等地出台了扶持蚕茧生产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改造老桑园,推进省力化养蚕和方格蔟适用技术推广,鼓励蚕农加强现有桑园的管理,养足养好春蚕,春蚕发种24.5万盒,同比增长16.7%。

       2、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确保春蚕用种质优量足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加强蚕种质量监管。为了确保春蚕用种安全,促进蚕农增产增收,坚持生产源头检疫与质量监督检验并举,加强对春用一代杂交种和原种的质量监督抽查以及外调蚕种的疫病检疫,被检批次均符合质量标准。在农业部蚕种质量监督抽样检验中,我省蚕种批合格率为100%,检验成绩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蚕农普遍反应今春蚕种孵化齐一,蚕体强健,蚕种质优量足,为春蚕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蚕桑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蚕茧单产再创新高

       春蚕生产期,省蚕桑站先后8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县调研,现场指导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主产区肥西、岳西、潜山、青阳、歙县等农业部门利用综合农业资金项目、“阳光工程项目”,对蚕桑科技人员及养蚕大户,进行蚕业科技再教育,传授蚕桑前沿科学及实用技术,加大良种良法、标准化生产以及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基地县优良蚕品种推广率达到100%,岳西县小蚕共育率达到90%,全省平均盒种单产达50.5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4、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企业、蚕农双赢

       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如阜阳京九、源牌等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基地建设投入,让利蚕农,支持方格蔟推广,蚕茧质量、价格得以保证,实现企业、蚕农双赢,京九集团今年春蚕方格蔟茧每50公斤收购价1830元,为全省之首。潜山、太湖、青阳等地蚕业合作组织,积极组织蚕农了解市场,参与市场流通,稳定蚕业技术服务网络,开展蚕桑综合利用,蚕茧收烘、茧丝加工,延伸蚕桑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蚕桑生产效益和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

       5、加大蚕桑综合利用的示范推广力度,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在典型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蚕桑综合利用经验,在全省宣传推广,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桑条培养食用菌、桑园套种、大棚蚕鸡轮养、蚕沙沼气能源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如广德利用桑园养鸡、养鹅,亩桑增效2000元以上,颖上县用桑枝生产食用菌,亩桑产值4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蚕桑生产综合效益。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蚕桑生产政府扶持力度较弱。近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以及各种补贴在逐年增加,但是作为茧丝绸产业的基础蚕桑方面投资较少,没有农业补贴,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尤其主产区要把蚕桑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二是蚕桑生产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不高,蚕桑生产水平较低,尤其是蚕种场规模小、基础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蚕种供需矛盾突出。三是鲜茧收烘及流通环节多头、无序现象依然存在,鲜茧收购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阻碍了方格蔟等先进技术的推广。

       由于春茧价格上涨市场紧俏,蚕农生产积极性提高,加强桑园肥培管理,夏秋蚕生产有望好于上年,预计发种量38万盒,同比可增长18%。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积极研究茧丝绸市场发展动向,认真谋划“十二五”蚕桑生产发展规划和下一年度计划,促进我省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组织开展《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检查,进一步加强蚕种生产经营的有序管理,继续做好蚕种检疫和质量督查。

       2、开展蚕桑标准园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蚕桑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蚕桑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蚕桑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提升蚕桑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效益。

       3、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夺取夏秋茧丰收

       积极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农业技术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针对夏秋蚕高温闷热等恶劣气候,重点开展综合防病技术培训,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的始终,控制蚕病发生蔓延,同时,注意防止农药中毒,确保秋蚕稳产高产,夺取全年丰收。

       4、加强专题调研,指导行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做好蚕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探讨实施的蚕桑综合利用的典型经验,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栽桑养蚕的综合效益,促进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