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和服的创新


  日本和服的式样自江户时代起基本成形,历经明治、大正的演变发展形成如今的样式。所谓日本和服的创新,也就是和服洋化的过程,即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不断打破传统的观念,吸收国外洋服的优点,形成一种新的和服式样。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及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變革。

  和服的创新原因很多,主要一点是和服本身的许多特点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化的日本生活节奏十分快,身着和服就如同木偶人,什么事情都干不了。而且从和服穿着本身来说,既费时间,又花人力(因为自己一个人还根本无法穿)。同时和服的重量也限制了人的举动。一般的和服加上带,约为2.5公斤,如果再加上许多配件,则更重,光这些重量,也是够受的了。此外,和服的洗涤也十分讲究,没有专门的知识,很难对付。和服多为百分之百的真丝产品,储藏也十分讲究。另一重要原因是季节气候,日本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长,便给穿和服带来很多不便。

  和服的创新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随着文明的开化,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传入日本,日本的服装式样也受到了影响,和洋混淆的款式流行一时。由于洋服有行动自如,穿着方便的优点,明治五年,日本政府规定大礼服和平常礼服全部采用洋服。但尽管政策如此规定,和服的西洋化还仅仅停留在一部分上流阶层。不久日本又掀起了一股批判欧化主义过热的浪潮,明治20—30年代,复古风又回潮。据当地风俗画报的报道,1889年男子服装的比例洋服为40%,和服为60%。女子服装除一部分贵族之外,其余都为和服。因此,明治时代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和服为中心的时代。

和服的创新是个艰难的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演变的。洋服的开始普及要数大正时代。大正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给日本带来了经济活力。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促使妇女开始参加社会工作,出现了职业妇女,在穿着上,女性穿洋服就是从职业妇女开始的。

  而一般妇女洋装化的转折契机要数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方式越来越趋于简单、实用,在这种情况下,穿着复杂的和服已适应不了这种非常时期的需要。因此简单的洋服曾流行一时。但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据调查,1925年东京银座的街头服装,男性和服为33%,洋服为67%;女性和服为99%,洋服仅占1%。女性和服朝洋服方向的真正转换一直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二战后,洋服的真正普及可谓是水到渠成。原因是战后日本百废待兴,几乎是到了人人动员参加社会工作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和服越来越适应不了这种生活方式。从那时起到五十年后的今天,和服可以说在大街小巷上已见不到影子了。到此为止,和服的洋化真正在日本普及。

之后便进入和服的根本创新阶段。按现代人的观念,和服的创新应从功能性和实用性设计出发,设计一种既能用于平常工作与生活,又能用于酬宾访客的和服。这种和服在款式上与洋服的衣裙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但在制作手段上,主张采用直线裁剪,大多数的精力用在面料和制作上。这种裁剪方法制作的现代和服称为“三次元和服”,即一种和洋折中的方法,这也是现有和服的制作方法。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