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葛明铭
嘉宾:王汝刚 薛理勇
“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作为当时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宁波的不少裁缝曾为外国人,又称“红毛”裁制过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红毛”最初是对荷兰人的称谓,后来又泛指欧洲人。在老上海,“红帮”指的是西式的服务业或修造业。“红帮裁缝”是中国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它有一条长长的历史轨迹,在老上海提起宁波人,很多人或许立即就会想起当年那些在上海滩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
葛: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其实,人类从穿上衣服逐步走向文明以来,“穿”这个问题就已经披上了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从最早的、最质朴的兽皮麻衣到现在的各式时装,无不体现着各地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今天我们谈谈奉帮裁缝与红帮裁缝。
王:前不久央视播出了一部《红衣坊》的电视连续剧。开始我也搞不清,《红衣坊》不知讲的是什么故事,片名还是很吸引人的。一看它讲述的就是红帮裁缝第四代传人——张天云坎坷、离奇的人生经历。围绕“同义昌”这一服装老字号,两代掌门人与上海黑势力、大资本家、日本财阀展开惊心动魄的商战争斗。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商界风云。
葛:该剧的主创人员阵营很强大,主演《红楼梦》中“林妹妹”陈晓旭担纲制片人,“谋女郎”董洁、孙宁、潘粤明、吴军等众星闪烁。收视率相当不错,超出了预期的想象。
王:但是《红衣坊》的热播却惹恼”了部份“红帮”研究专家、“红帮”后裔及宁波观众,引起了争议。他们认为:该剧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红帮裁缝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观众对“红帮”的了解。制片方认为:戏剧总是要通过艺术加工的。而且它并不是一部历史剧,而只是以红帮裁缝作为一个蓝本,增加该剧的可看性,虚构一些情节是容许的。各持已见,不过现在制片方已作出比较严谨的做法,就是在片头加一行字——“本片纯属虚构”。
一:红帮裁缝的由来
葛:那红帮裁缝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轨迹,红帮裁缝和奉帮裁缝有啥区别,是一回事,还是二码事。薛老师是这方面史料研究中颇有见解,请薛老师谈谈。
薛:“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作为当时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宁波的不少裁缝曾为“红毛”,就是当时对外国人的俗称裁制过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红毛”最初是对荷兰人的称谓,后来又泛指欧州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第六回有那么节描述:“你哪里懂得,我这个是大西洋红毛法兰西带来自上好龙井”。
葛:“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龙井,怎么搬场搬到欧州法兰西了?
薛:这是一段夸夸奇谈“卖野人头”的话,不过文中的“红毛法兰西”确实指的是欧州法国。在老上海“红帮”指的是西式的服务业或修造业;旧上海有“红帮木业公所”,这是以宁波人为主体的西洋船舶修造业同业团体。有“红帮木器业公所”,这则是西式家俱业同业团体。显然,“红帮裁缝”乃由“奉帮裁缝”讹传衍化而来。
葛:“红帮裁缝”是中国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它有一条很渊长的历史轨迹,在老上海提起宁波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年那些在上海滩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