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绚丽丝绸,尽通古今之变

  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人无法了解中国丝绸的真实情况,只能凭藉奇异的想象,认为丝是中国某种树上生长出的细羊毛。他们将养蚕的国家称为“赛里斯”(Seres),因此,赛里斯同“瓷器”(China)一样一度成为中国的代称。



传说中的“蚕母”雕版印刷像,北宋,温州国安寺出土。

  英国人彼得霍普科克在他写的《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一书上说,罗马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丝绸是在公元前53年。

  当时,罗马军团与帕提亚王国(安息)军队进行历史上著名的卡雷之战。当罗马人越过幼发拉底河乘胜追击帕提亚人时,突然,帕提亚人调转马头,举起一面面用五颜六色中国丝绸制成的亮闪闪光灿灿鲜艳夺目的军旗。从来没有见过丝绸的罗马人惊呆了,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武器。就在罗马人还没有回过神儿来的那一刹那,帕提亚人大声呼喊着掩杀过来,罗马人丢下数万具尸体大败而逃。此后,中国丝绸很快受到罗马上层社会的青睐,因它来之不易,贵超黄金,成为西方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人无法了解中国丝绸的真实情况,只能凭藉奇异的想象,认为丝是中国某种树上生长出的细羊毛。他们将吐丝的蚕称为“蚕儿”或“赛儿”(Ser),把养蚕的国家称为“赛里斯”(Seres),养蚕的人称为赛里斯人,因此,赛里斯同“瓷噐”(China)一样一度成为中国的代称。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丝绸大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生产技术一直处在世界前列。中国丝绸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地传播,同中国四大发明一样,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丝绸史书,这与丝绸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苏州大学出版社组织全国丝绸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编写全面反映中国丝绸历史发展的《中国丝绸通史》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在此之前,中国丝绸史的研究往往散见于中国纺织技术史和工艺美术史之中,即便朱新予先生主编的《中国丝绸史(通论)》及《中国丝绸史(专论)》,亦篇幅有限(两书各20多万字),且只论述到清朝末年。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博士主编的《中国丝绸通史》,论述了中国丝绸从起源至今(2000年)发展变化的历史。全书160多万字,以历史年代为脉络,分十章编写。各章均包括四大方面:丝绸生产总体情况(包括产地变化、产量、生产组织形式、贸易、中外文化交流等)、生产技术(包括蚕桑、丝织、印染等各方面)、织物种类(包括织、染、绣三大类)、艺术风格(丝绸上出现的图案题材及风格、流行的主要组合及形成)。书中不仅从纵的方面勾勒出中国丝绸某项生产技术、某个织物种类、某种艺术风格发展变化的轨迹,而且从横的方面论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与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说,《中国丝绸通史》充分体现了“通古今之变”的“通史”性质。

  《中国丝绸通史》虽然采用一般通史的写法,吸收公认的学术成果,但作者都是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许多方面有自己潜心研究多年的心得。例如,该书是以历史朝代为章节进行编写的,这样便于读者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丝绸的状况,但其缺点是未能揭示中国丝绸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鉴于此,该书在绪论中根据中国丝绸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中国丝绸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古典体系阶段(殷商至唐代中期)、传统体系阶段(唐代中期至清代)、现代工业体系阶段(清代晚期至今),并总结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特色。这种分期法是本书的一大创新,它与按历史朝代的分章编写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再如,书中采用的纺织机械和织物结构图,其中很一大部分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并对一些古代丝织机械和丝织品成功地进行了复制,有力地证明了论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般通史类的图书,往往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即使使用图片也往往用黑白图片插于文中,或选用部分彩图集中插于正文之前或之后。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丝绸,品种众多、图案繁复、色彩丰富,如果采用一般通史类图书的编写制作方式是很难表现出中国丝绸的绚丽多彩。因此,《中国丝绸通史》大量选用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全书共选用图片1358幅,并采用图文混排,融图文于一体,用文字来说明图片,用图片来印证文字,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很好地反映出了中国丝绸绚丽多姿的历史。(《中国丝绸通史》 赵丰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花枝龙凤纹绣,战国,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评分:0